是什么让日本“伪娘”泛滥成灾?

“伪娘”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和日本新产生的词汇,指的是喜欢扮女装的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在日语当中,伪娘被称为“男の娘”,“娘”在日语中有少女的意思,所以,“男の娘”翻译成汉语就是“男少女”。在蒋丰的笔下,日本的“伪娘”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首先,在20岁到30岁的男性里,有57%的人回答每天使用洗面奶,有35%的人坚持每天修眉,有18%的人每天打粉;其次,从2006年开始,大大小小的“伪娘”社团宣告成立,他们除了每年举办活动之外,还创办杂志月刊,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而且,随着“伪娘”文化的流行,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除了动漫业,还有以“伪娘”为主题的俱乐部、服装店、餐厅、居酒屋等等陆续在各地出现;有着敏锐嗅觉的商家,更是在网上开通了男扮女装专卖网,专为解决“想扮女装可是不知该在哪儿买”、“买不到合身的衣服”等女装爱好者的烦恼而开设。对此,蒋丰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几个男人女性化了是宝贝,要是很多男人都女性化了,那就是危机了。而且,更进一步,这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日本年轻一代女性化的比例升高,造成了现代日本社会出现的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男人只会涂脂抹粉,在众人面前学女人状,搔首弄姿,必会导致男性荷尔蒙退化,由表面上的女人变成心理上的女人,性格上的女人,最终就雄不起来了”。看来,在蒋丰的心里,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伪娘”作为对传统男性形象(masculinity)的挑战,倘若流行开来,就会成为“社会之瘤”,必须予以铲除。这种宣扬传统男性特征的假设,在号召“男人也应当体验一下做女人的感觉”的女权主义者看来,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是什么让日本“伪娘”泛滥成灾?

蒋丰
Saturday, August 11, 2012

       点击这里,阅读《日本新华侨报网》上的原文。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