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造繁荣
香港的经济究竟有没有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中走出来?在《环球企业家》的谢国忠看来,实际上,比起1998年,香港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加把泡沫“吹”大了。由于香港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因此,泡沫越来越大,至今已经积重难返。比如,香港目前房价非常之高,但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却并未开发,而且,香港还可以学新加坡那样,填海造田,因此,香港的高房价并不是由于所谓“土地稀缺”而引起的。香港的房地产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香港背靠大陆,而大陆过去十年经济的繁荣造就了大批的权贵阶层,这一阶层在香港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攀高,使得港府被绑架到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制造大潮当中去。在1998年之后,港府指定了土地拍卖的最低限价,这就像国内的地方政府拿地出卖给地产商一样,房地产的价格就不再是一个土地供给的问题,而必须要时刻围绕政府制定的土地竞拍价来进行,可以想象,土地竞拍价提高,必然要增加房地产商开发的成本,而这最终会在房价高企这样的现象上面突出出来——因为房地产商必然会把土地价格的成本分摊甚至转嫁给消费者。如此一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高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资和热钱进入房地产,整个社会资源就开始围绕着房地产进行疯狂地泡沫制造运动,直到有一天市场崩盘,对各方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谢国忠的看法是,要求香港银行把房贷资本提高到50%,与大陆地区的做法保持一致,如此一来,就能显著地增强本地经济实力。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开出的药方却让人不得不怀疑,难道光靠提高房贷资本比就能解决问题了吗?——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地造繁荣
Tuesday, June 5, 2012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http://www.qikan.com.cn/
上海《环球企业家》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