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个世界的战争

美国虽然富甲天下,其内部却也受困于都市精英阶层与蓝领阶层之间的对垒。尽管这样的一个阶层在其他国家也可看到(比如马克思最早以英国为原型来分析“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间的分野),但是,在美国,都市精英阶层和蓝领阶层都有各自的“美国特色”。这一“美国国情”的提法,可见于“邻避(NIMBY)阶层”这一提法。从字面上看,NIMBY,即“Not in my Backyard”的缩写,指的是“反对将可能带来不便或危害的项目建立在自己居住地附近,但不反对其建在别处的人”。根据Joel Kotkin的说法,这一阶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以大学为主的城市(如旧金山、波士顿、纽约等),他们专注于图像、数字和交易领域的商业活动;相比之下,蓝领阶层则主要位于美国东南部、得克萨斯州和美国中部地区,主要靠更传统的产业为生,从农业和制造业到化石燃料的开发。这两个阶层由于自身阶层、利益的不同而关注不同的议题,而有时,则难免产生矛盾,比如,邻避阶层要求环保、低碳,而蓝领阶层则可能更关注就业、出口,这两种不同的关注,在围绕某项政治决策上,就可能引起冲突。邻避阶层由于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问题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导致他们一直强烈要求降低沿岸地区的“人类碳足迹”,因此,像从加拿大到墨西哥湾启斯东XL输油管道此类的项目,由于其不够美观的“碳足迹”记录,而一直饱受邻避阶层的抗议和反对。但是,此类项目又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美国中部地区和德州数以千计蓝领工人的就业和切身利益。在权衡了二者之后,奥巴马总统把青睐投给了邻避阶层,关闭了输油管道。在都市精英们为这一决定而欢呼的时候,Kotkin提醒我们,奥巴马或许并未意识到,基础产业对于一国经济的支撑性重要地位。相比于曾任拥有广袤的贫困农村的阿肯色州州长的前总统克林顿而言,奥巴马对那些在基础产业干脏活累活的人似乎并没有太多感情可言。而且,目前最大的一个困局在于,尽管邻避阶层陶醉于“人类碳足迹”、“环保”等这类听上去异常崇高的信念之中,他们在创造就业机会、社会进步和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却是全美最糟糕的。纽约和旧金山,在美国的51个最大的都会区中,制造业就业跌幅创下最大;“邻避地区”十多年来正变得越来越不利于中产阶层,其土地使用法规——旨在限制单个家庭的房屋——通常造成房价达年收入的六倍之高。而且,最重要的是,按照华勒斯坦的“世界系统”理论,邻避阶层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掩耳盗铃”的游戏。他们口口声声说环保、低碳,其目的,却是将这些高碳、高能源的基础产业迁出他们自己的居住地附近,到美国中部、东南部,或者像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利而回避问题的一种态度,正如恪守实用主义的Kotkin所提出的观点,把这些问题赶走,并不代表这些问题就消失了,而且,这很有可能使问题加重,将生产从较为规范化的地区(如加州或纽约)赶到监管远远更加宽松的地区,最终可能实际增加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因此,在审视这场阶层之间的战争之时,或许Kotkin的实用主义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警醒。——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美国两个世界的战争

Joel Kotkin
Friday, January 20, 2012

       点击这里,阅读《福布斯中文网》上的原文。

Copyright © 2010 Forbes.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