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佳彦为何难成奥巴马“密友”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在二战之后一直是“铁哥们”,这一点毋庸置疑。国家关系如此亲密,那么,领导人之间也必定互相“称兄道弟”,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但是,日前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列举外国政要“密友”时,一口气列举了好几位“密友”,独独没有提到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尽管在列举“密友”前,奥巴马还强调说“美国和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得到了强化”。两家之间是亲家,但是一方的“一家之主”却对外人说,对方的“一家之主”并非自己“密友”,这多少听上去很反直觉。要知道,美国刚刚和日本重新签订了安保协议,美国驻扎日本的军队开支,自然还是由日本“买单”,而且,这份账单还年年看“涨”。日本每年不光要为那些正常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由此滋事闹事的美国大兵“息事宁人”,同时还要点头哈腰地“服务好”整个美国军队。这样一门“一边倒”的亲事,对于精明的日本人来讲,肯定不会人人都自甘轻贱。因此,国内民族主义高涨的一部分原因,矛头也是对准了美国的颐气指使。在这一背景上台的野田佳彦,自然不可以对这种民族情绪“免疫”,为此,他虽然一方面表示“要听从美国的领导”,另一方面却私下里打“小九九”,对美国阳奉阴违、甚至公开唱反调,如《日本新华侨报》蒋丰所分析的那样,对美国提出的“全面中止与伊朗的石油贸易”要求,野田却在公开场合说“不”。这自然令美国非常“不爽”,对于这样的一位“一家之主”,奥巴马自然要“不感冒”了。被奥巴马“狠心甩掉”的野田佳彦,表面上貌似是他个人的领导风格问题,但是,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整个日本在21世纪国际关系领域发展的一大困局——“强国依附陷阱”,即在发展初期由于依附于强国,造成在发展后期动力不足,没有办法脱离这种对强国的依附,从而在国际关系领域一直从属于这种依附关系而不能自拔。一旦附属国表示出要脱离这种依附关系的任何意愿,都会受到宗主国的强烈排斥和阻挠,从而造成在国际关系上的“路径依赖”陷阱。日本如何能够从这种不平衡的“保护—被保护”的关系中脱离出来,成长为一个自主的国家,一个外交的大国,将是一个一直困扰日本发展的难题。——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野田佳彦为何难成奥巴马“密友”

蒋丰
Monday, January 23, 2012

       点击这里,阅读《日本新华侨报网》上的原文。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