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寅初时代的人口问题
不同时代人口问题不同,遵循马寅初的思想方法和坚持“说真话”的权利,《人物》的穆光宗分析了21世纪新形势下中国的人口问题。在他看来,马寅初所处的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主要特征是短缺经济,其人口问题是福利性资源供给短缺型、供给约束型,而进入21世纪,在当下的“后马寅初时代”,人口问题则是权利约束型、结构失衡型,主要表现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出生性别比失调、人口发展风险的增加等。因此,对于独生子女政策而言,到了家庭生命周期的中后期,其家庭将是一个高风险家庭,其社会将是一个高风险社会,而随着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人口发展的风险就慢慢积累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鼓励生两胎,同时,基于人口问题的深刻转变(即从增长型人口问题转向结构型人口问题、从自然型人口问题转向政策性人口问题),我们应当“认真考虑和对待计划生育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规避人口发展的风险,补偿人口控制的代价”。在穆光宗看来,我们应该调整“人口调控”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人口压力为人口推力,创建激发人口活力的社会机制;提倡“人文计划生育”,给予家庭、夫妇和个人以关怀、服务、救助和保障;并“优化人口发展”,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穆光宗的分析对于我们思考在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推进人口政策,而同时又能避免 “拉美陷阱”和“大城市病”,是不无裨益的。——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后马寅初时代的人口问题
Monday, December 6, 2010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http://www.qikan.com.cn/
《人物》杂志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