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陷阱

中国企业近年来扩大了海外投资的比例,据称,到2013年,海外投资总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累计额则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而且,在2015年,中国海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可能会升至1:1。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转化中国外汇储备的一个渠道,可降低中国的海外资产对美国国债市场的过度依赖,也有助于改变目前中国海外资产(主要是债券)与海外负债(主要是股权)不匹配的现象。但是,这些海外投资的行动,必须要谨慎为之,警惕种种投资陷阱,包括了解当地的政治社会生态和市场,降低国企的投资比例、创造更多的条件促进广大的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避免那些法治不完善、腐败严重的地区,在与集权政权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应当慎之又慎等等。而且,目前的审批程序(外管局批外汇额度、商务部发运营执照、发改委判断国家利益)还是过于繁琐,政府需要松绑,把投资的主体由中央企业转向民营企业,减少管制,增加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在吸收日本当年海外投资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比较坚实的海外投资之路。——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陷阱

黄益平
Thursday, September 2, 2010
        点击这里,阅读《财新网》上的原文。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
财新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