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的抗议和恐怖主义会挫败印度的全球抱负吗?

2008年夏天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渐趋正常化,并且两国正朝着协商解决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的方向缓慢前进。但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教授、安全分析家哈西•V•潘特(Harsh V. Pant)认为,自印巴分治起即出现的这一持久争端将继续是个热点问题,印度国内和国外的政客和过激分子会利用这一争端来破坏印度的全球抱负。印度人 80%是印度教教徒,13%是穆斯林。查谟-克什米尔邦(the state of Jammu and Kashmir)是唯一一个穆斯林占多数的邦,在支持了数年的武装斗争之后,该邦穆斯林发起了旨在寻求从印度独立出去并进一步密切其与巴基斯坦关系的非暴力运动,这形成了一种新的挑战。潘特指出,承认克什米尔独立将会激发这一世界最大的多种族民主政体内其他的分离主义运动,而尝试以武力压制这一要求又可能使印度其他地方遭受暴力袭击,如最近在印度主要城市发生的大量炸弹袭击事件,包括9月13日发生在新德里的几起炸弹袭击。潘特的结论是,该问题的解决既要兼顾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愿望,同时又要维系印度作为多文化、多种族、政教分离的自由民主政体这一原则,这不仅对印度的全球发展计划,而且对正在寻求“文明间对话”的全球化的世界秩序也至关重要。 ——耶鲁全球

克什米尔的抗议和恐怖主义会挫败印度的全球抱负吗?

政客和激进分子利用争端煽动使用暴力的行为可能会赶走国外投资者
哈西•V•潘特(Harsh V. Pant)
Monday, September 15, 2008

自由的挑战:克什米尔穆斯林以非暴力的形式要求自由,印度国内又充斥着伊斯兰教暴力事件,这使实行政教分离的印度陷入了新的困境

      伦敦:随着印度国内安全的急剧恶化和克什米尔地区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公众叛乱,该国想要成为一个全球强国的宏大抱负遭遇了新的挑战。在最近由所谓 “印度圣战者”(Indian Mujahideen)组织于新德里发动恐怖主义爆炸袭击的背景下,克什米尔局势恶化,大量当地人参加了一种新兴的甘地式非暴力斗争,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与 巴基斯坦紧密结盟的独立的伊斯兰国家。面对克什米尔地区的非暴力抗议者和国内蒙面恐怖分子的武装袭击,印度政府发现自己正身处一个未知的领域。为了除掉身 上的芒刺并集中力量实现其全球强国的抱负,印度可能不得不采取一种会赢得国际赞许、但却会破坏国内平衡的政策。问题是,印度对全球强国地位的寻求是否注定 会因为地区层面上恼人的国内问题而壮志难酬呢?

伴随着人们对印度以一个经济强国身份崛起的大肆渲染和克什米尔最近数月来相对的平静,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假定,穆沙拉夫领导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正朝着试探性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而缓慢 前行。这一假定不是空穴来风。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理应一直在进行定期对话,并且巴基斯坦前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已经向国际社会公开承诺,他将会清除其军 队及情报部门中的圣战分子(jihadi elements)。同时,印度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两轮民主选举,这些选举被认为相当自由和公平。游客开始重返充满田园诗意的克什米尔峡谷,而分 离主义势力受到孤立。
但就在上个月,由于一次小的国土争端,以及印度政客(尤其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印度人民 党)为了对抗处于统治地位的国会和获得战术性政治收益而进行的操纵,短暂的平静又被打破了。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煽动了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教徒的愤怒情绪,使该 地区向分离主义煽动者大开方便之门。正如所料,政府以军事力量控制该地区来予以回应。“自由”的呼声又一次响彻克什米尔的大街小巷,而巴基斯坦的旗帜也飘 扬在了克什米尔峡谷上空。
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四处煽动查谟地区的印度教教徒,加剧了该地区各宗教团体之间的隔阂,并且
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界线也变得更为鲜明。与此同时,新德里的许多自由主 义知识分子开始怀疑,对那些想要从印度分离出去的人所提出的要求作出让步是否为时尚早。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厌倦感促使一些人建议允许该地区脱离印度。有些人 指出,将克什米尔紧抓不放,代价过于沉重。还有些人认为,印度不应成为殖民者,违背人们的意愿来强行统治。在一篇风格鲜明、颇有争议的文章中,由作家转型 为活动家的大名鼎鼎的阿兰达蒂·罗伊(Arundhati Roy)更进一步指出,“正如克什米尔需要摆脱印度一样,印度也需要摆脱克什米尔。”
重要的是,尽管印度方面有很多过错,但印度并不是克什米尔冲突中唯一应受谴责的一方克 什米尔冲突就是一部各种民族主义和政治哲学的斗争史。一方面,印度政府继续将穆斯林占支配地位的克什米尔视为印度政教分离的民主特质的一个象征,却没有认 识到大多数克什米尔人已不再将自己视为印度人了。另一方面,想要获得自决权的分离主义者拒绝考虑印度教教徒及拉达克族(Ladakhis)的想法,似乎他 们压根就不是该争端的一部分。
印度的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没能把握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利益的复杂性,并且
拒绝思考他们所谓“解决方案”的长远后果。很显然,任何一届印度政府都不会允许克什米 尔脱离印度,因为害怕这样会在这个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引发新一轮的分离主义斗争。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穆斯林人口,如果印度允许任何穆斯林占多数的州都 可以从印度分离出去,印度的民主及政教分离制将会遭受重创。
事实上,如果说在过去几年里印巴“和平进程”有任何进展的话,那就是双方都已经承认, 重新划定领土界线确实已不可能。另外,地处内陆的克什米尔就算独立了,它还要依赖邻国的善意来处理范围更广阔的地缘政治下的复杂局面。印度、巴基斯坦,甚 至中国,都将强化各自的战略利益,并为获得克什米尔的效忠而展开竞争。
与现在的状况相比,一个独立的克什米尔是否会减少印巴之间的争论,答案并不显而易见。 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将大受鼓舞,而已经受到正在上升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威胁的印度将会发现,其将很难协调印度教极端分子与伊斯兰激进分子之间日益 增长的紧张。全世界逐渐意识到,断言这将是印度的终结,绝不是夸大其词。实际上,印度忿忿不平的穆斯林青年,很可能是在联合了邻国的武装力量以后,已经增 加了对印度主要经济及政治中心的恐怖主义袭击。最放肆的攻击一直是指向印度议会,而近来又增加了在首都发生的连环爆炸事件。克什米尔局势的恶化只会加剧印 度国内的恐怖主义袭击。
克什米尔的混乱局面已将印度脆弱的国内局势推上了风口浪尖。世界媒体及印度本国的精英都在
探讨印度的崛起问题,但是他们通常都没有意识到,该国深陷于不断高涨的伊斯兰极端主 义、毛式的内乱以及无数利益集团相互冲突的利益诉求之中,并且在相当面积的领土范围内正在迅速丧失使其政令通达的能力。印度这一概念本身正经受着来自不同 方面的抨击,而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合法性也受到了显著的侵蚀。面对克什米尔及其他国内安全问题,印度经济仍然持续增长,而印度时而出现的恐怖主义袭击也还 没有让外国投资者感到气馁。但如果投资者发现印度政府过于软弱,无法在其国内有效行使国家权力,那么严峻的安全形势可能很快会危害印度的经济。
作为一个自由民主的政体,印度必须承认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愿望。但同时,,所有其他利害关系方事实上在这场冲突中都有自己的利益。一旦他们发觉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分离主义的领袖、克什米尔的主流政治党派,以及最为重要的一方巴基斯坦,都会扮演破坏者的角色。
该冲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决。印度面临的麻烦是,其抑制克什米尔方面要求的严厉做法会 继续损害其作为世界最大民主政体的名声,也会损害其希望获得全球领导权(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的主张。然而,尽管部分印度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主张让克什米尔独立,但现在还不是独立的时机。 对该冲突的解决既要兼顾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愿望,同时又要维系印度作为多文化、多种族、政教分离的自由民主政体这一原则这不仅对印度的全球发展计划,而且 对正在寻求“文明间对话”的全球化的世界秩序也至关重要。

哈西•V•潘特是伦敦国王学院国防研究系教授、伦敦国王学院科学与安全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and Security)成员。点击这里阅读其《印度外交及安全政策的当代争论:印度在国际体系中谋求崛起》一书的摘要。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