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与资本主义的未来——第一部分

        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4月2日召开的伦敦20国集团峰会。由于20国集团的成员国——从阿根廷到美国——代表着世界贸易的80%,因此它们的决定将对困扰整个世界的全球经济衰退产生即时性的直接影响。在那些长期信奉资本主义原则和自由开放市场的国家里,出现了怀疑和愤怒的情绪。在这篇由三部分组成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耶鲁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专业教授杰弗里•加滕(Jeffrey Garten)运用一种想象峰会公报(imaginary summit communiqué)的方法,对本次峰会的结果作出了消极评价,因为在他看来,齐聚伦敦的各国首脑们对本次危机的回应将充斥着陈词滥调和拖沓塞责。耶鲁全球在线的这一组序曲性的文章告诫人们:由于这些首脑们会受到进行各种任意尝试的诱惑,所以他们在全球策略问题上寻求一致的努力会遇到阻碍,因为这些尝试的目标是保护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地方利益,而不是进行旨在促进全球透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广泛改革。 ——耶鲁全球在线

20国集团与资本主义的未来——第一部分

各国在进行空洞的国际合作的同时却在制定狭隘的方针,这并不是好兆头
Monday, March 30, 2009

步入僵局:伦敦20国集团峰会有一个议程,但解决方式却各式各样

        伦敦:在4月2日召开的伦敦20国集团峰会上,各国政要们需要运用他们引以为傲的全部外交天才起草本次会议的综述。

        然而,让我们假设,这一次,他们并未试图掩盖与会各国之间的真正分歧,而是以坦白直率取代了通常的委婉言辞。如果他们真的这样作了,那么最终发表的20国集团公报便有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

        我们在严重不利的条件下进行了会晤。这些不利条件包括:全球银行业危机、世界性经济衰退不断加重、贸易和投资不断收缩、失业率不断增高以及政治冲突日益增多。没有人知道我们正处于这一危机的那个阶段:是在中期,还是已接近终点?这场风暴是否会再持续几个季度?抑或再持续几年?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没有一点线索。

没有人知道我们还需要几万亿美元来稳定金融体系,也没有人知道我们有多接近极具传染性的民粹主义

        同样,没有任何人知道我们还需要几万亿美元来稳定和复苏金融体系,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我们实际上有多接近极具传染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无法控制的民粹主义。但我们中的某些人却感觉到了资本主义本身正在经受着威胁。

        因此,我们用我们日程中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尽管某些关键的与会者,如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前一天进行了双边会谈。

        我们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我们一致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需要大量新的资金。我们讨论了可替代基金手段,但并未达成一致,因此我们最终将这些枝节问题留给了一个工作组在6月份之前进行改进。我们的讨论充满了困难:以印度尼西亚为首的若干发展中国家声称,在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经受了羞辱之后,任何有自尊心的国家都不会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金。对此,欧盟的代表指出,话虽如此,但匈牙利和其他东欧国家只能选择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资金,因为它们从它们的西欧伙伴那里得不到什么帮助。而中国则提出了一项严正警告:要想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展,只有改变投票结构,即赋予新兴大国更大的权力——这是一次重大变革,可能会耗时数月。

与会各国一致同意在本次危机期间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限制——它们在去年11月的20国集团峰会上也作出了同样的承诺,但此后不久就食言了

        我们在贸易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与会各国一致同意在本次危机期间制止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此前,各国均承认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国集团第一次峰会上它们都做出了同样的承诺,但是其中的17个国家在几天以后就食言了。之后,美国坚持它的只买美国货条款(Buy America provisions)应该得到豁免,就像应当免征那些不够“绿色”的进口产品的附加关税一样;英国要求对它的金融保护主义进行同样的例外对待;而中国则主张一项无论如何都要促进出口的主权权利。法国建议,这一承诺于现在开始的6个月以后生效,因此在那之前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受这一承诺的限制。

        巴西建议,20国集团应当努力重燃多哈全球谈判的激情,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尴尬的沉默中,奥巴马总统摆弄着他的黑莓手机。于是,所有国家一致同意晚些时候再议这个问题。

        在拯救银行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讨论是杂乱无章的。奥巴马请求大家在美国尝试其计划期间耐心等待——这遭到了很多听众的白眼。许多欧洲领导人激动地谈论着将银行高管的薪金控制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最高工资水平。而当中国建议组织一个代表团到北京学习银行系统应当怎样运作时,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焦急地提出了下一个议题。

印度恼怒地要求讨论一个可行的新监管体系的具体情况。但各国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应当属于一个未来议程

        有关全球金融监管的讨论进行得并不顺利。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对奥巴马进行了抨击,她指出欧盟打算将监管扩大至金融系统的每一个角落,而美国最好和这一计划保持一致。法国总统也帮腔说,美国的监管不严已经引起了麻烦,因此需要对英美资本主义进行一劳永逸的约束。而奥巴马尚未在国内与美联储、财政部和国会就监管事宜进行磋商,他告诫大家不要轻举妄动。最后,印度恼怒地要求讨论一个可能的新监管体系的细节,但各国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应当属于一个未来议程。

        有关是否需要更多财政刺激的讨论充满了对抗。美国指出,欧洲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日本也不甚热心地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奥巴马声称,美国决不会承担一项严重不成比例的全球财政刺激任务,而让其他各国搭上便车。默克尔则反驳说,是美国释放的全球金融病毒,因此应该提供大部分解药。最后,土耳其领导人使这一天的讨论没有浪费,因为他建议各国都应当承诺去做必需之事,而各国也一致认为他的提议恰当地回应了上述问题。

        之后,布朗要求各国关注宏观经济问题,他指出,此次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大概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美中之间严重的贸易不均——美国人消费过度,而中国人则储蓄过度。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怎样才能不再依赖美国负担过重的消费者,而使亚洲的消费者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奥巴马向各国保证,他将在同一天晚些时候的双边会谈中与中国的胡锦涛主席共同商讨这个问题。布朗要求中美两国向20国集团汇报它们的双边会谈所产生的结果。但这个汇报却一直没有下文。

“国际合作是很重要,但是整个世界必需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改变本国的国内政策以帮助他国。”

        在会议的茶歇期间进行的讨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人们可以听见印度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吹嘘一个封闭的金融体系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俄国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mir Putin)向奥巴马讲解了怎样才能让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交出他们的红利。而为其大量美元储备可能失去价值而忧心忡忡的中国领导人,则在向南非和阿根廷的领导人解释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当采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建议,创造一种国际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同时,默克尔向她的加拿大同党吐露说,她认为20国集团无异于“一个庞大的怪物”——既然7国集团什么都解决不了,徒增13个国家又有什么用?

        在本次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奥巴马这样总结他所听取的意见:“国际合作是很重要,但整个世界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包括美国在内,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改变本国的国内政策去帮助他国。”布朗则支持一种更为积极的看法,并提出了下述主张:“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应当力争做的更多。”尼古拉斯•萨科奇(Nicolas Sarkozy)对此则抛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他问道:“我们为什么不在巴黎安排一次后续会议以便让整个世界感到充满活力呢?”之后,其他国家纷纷竞争下次会议的主办权。于是,下次会议的举办时间确定了下来:6月10日。但是各国未能对举办地点达成一致,因此它们又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选定地点。

        最后,本次峰会伴随着一阵沾沾自喜的掌声胜利闭会。

杰弗里• E•加滕,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专业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讲座教授,曾任职于尼克松、福特、卡特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和对外政策部门。

© 2009 Yal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