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網際網路:撒下天羅地網

中國的網際網路:撒下天羅地網

Rebecca MacKinnon
Tuesday, June 28, 2005

六月初开始,中国民众想在微软入口网站张贴部落格(网络日志)时,用「民主」及「人权」等字眼作为标题,会收到一个粗鲁的的警语:「标题不能含有禁制用语,例如亵渎的语言,请使用别的标题。」在西文软件大厂公开支持中国政府的网络审查下,这种把民主自由等同于亵渎的警告,标志着中国持续努力争取言论自由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比起公开限制个人网站还更阴险的是,中国已经布下了隐形的监视罗网,这得感谢西方大厂的协助。中国现在正大量投资网络科技,用以监控人民浏览网站和表达意见。以前人们认为网络可以开启中国言论自由,但这套监视系统业已让这个乐观看法破灭。

这套系统效果如何?从各方面看并不是百分百,因为懂技术的网友总是有办法突破封锁的,不过专家调查中国这套系统后得出一个结论,其效果已值回投下的金钱和努力,这也是中共极为关切的。开放网络促进会(Open Net Initiative)和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因特网与社会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揭露:中国借着一套越来越先进的机制,防止网民取得被政府禁制的信息。请参阅http://www.opennetinitiative.net/studies/china.

虽然中国政府的声明强调此机制用来取缔色情,不过开放网络促进会发现中国过滤制度还是着眼于政治性内容。公安机关及网络服务提供者雇用了大批人员从事监视及审查工作,这些人员遍及全国及各种阶层,负责监视一般民众贴在网络上的任何讯息,并删除不乐见的内容。

然而,此监视系统的核心在于美国厂商所提供自动化技术的软硬件,可让中国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输入成千上万禁制的关键词词和网址,使系统据以自动封锁。

而这自动功能也正是威力所在,卖给中国的思科(Cisco)路由器除了有能力封锁网站首页外,还包括只封锁特定的内页,其余的网页还能让人浏览。例如,中国的审查系统容许网民进入史丹佛大学网站(http://www.stanford.edu)内的大部分区域,不过为法轮功信众所设置的网页就遭到封锁(http://www.stanford.edu/group/falun/),法轮功是被中国取缔的宗教团体。这种功能也适用于Google网站,搜寻结果只要含有被禁制的关键词词及网址的,都被封锁。

思科为这路由器加强的组件强调(更精细的)粒状过滤能力,可以部署到750,000过滤器。透过粒状的的检查,让这系统达到大小通吃的程度,是以前难以想象的。中国让网民可以连接因特网,与世界进行所需要的贸易与通讯。但网民所看到的世界已被严重扭曲为中共政权所偏好的样子。民众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对中国政府持肯定的观点,或政府处理公认问题的相关讯息。批评的讯息还能存活于网络上,但只限于特定程度的抱怨,或相对驯服的小区域牢骚。只有最下定决心的网络技术高手才能够成功进入有关中国滥用人权,或是台独运动的网页;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网站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找到有关日本人残暴、美国战俘营的虐囚事件、以及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就支持发动战争的信息。藉由这种经过过滤的世界观,民族主义和仇外主义在中国的网络世界找到了温床,民主运动则相反。

中国也不是坐享其成,已经进行一项名为新世代网络(ChinaNet Next Carrying Network),代号为CN2,耗资一亿美元的网络基础建设更新计划,这个计划对于签署合约的公司而言都是大生意:包括思科系统、Juniper Networks、法国的Alcatel、还有独占中国因特网路由器市场的华威科技。在未来的一年中,中国境内的200座城市将装置新型的路由器,意味着路由器越国家技术化,过滤机制就越「粒状」技术化。专家预测新的网络将让中国政府更严密的监控网络言论。

中国政府运用美国的科技来扼杀网络言论自由,美国公司是否应该负责?假如因特网最终会改变中国,这样的串通又有何关系?

媒体和网络持续展开热烈的辩论,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微软员工Robert Scoble,站出来为他的公司辩护:「在什么地方做生意,就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又声称在中国一直遭遇来自学生、教授、和官方的「反言论自由」立场。他负责维运的一个技术部落格颇受欢迎。

但愤怒的中国部落格族呼吁联合抵制MSN Spaces,一位知名的部落格族称微软为「魔鬼」。过了几天Scoble打退堂鼓,承认他错了。然而身为一个公司,微软一直信守一项声明:「MSN在每个所在的国家都遵守当地的法律与规定。」

人权组织希望藉这些公司的责任,促进约束政府政策。有些人则指出思科公司借着把中国纳入全球信息网,在中国为自由之扩展所做的事,绝对多过于扼杀。该公司发言人说他们只是卖技术给中国,无法管到顾客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但开放网络促进会的作家们指出:「思科对他们产品的特殊用途,不可能不提供顾客服务与训练」

美国国会议员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在今春重提全球网络自由法案,准备立法支持发展科技,以对付不民主国家干扰或过滤网络,所建议的条文声明:「美国成功的支持言论、新闻、结社的自由,对于极权独裁国家控制因特网新闻及信息必须主动打击。」

不过该法案没有提到美国科技公司制造监控系统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动还是被动。开放网络促进会表示,很难令人相信像思科、Nortel Networks、Sun Microsystems、Juniper以及3COM等公司对特定客户如何使用他们的产品毫不知情。这必须让大众检测美国科技公司如何经营,还有他们知道什么,什么时候知道的,必须要这些故意协助监视及政治压迫的公司承担后果。

Rebecca MacKinnon 是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因特网与社会中心」的研究员,「全球之声在线」(Global Voices Online) (GlobalVoicesOnline.org)的创始者之一,该网站也属于全球公民媒体计划。她曾于1998-2001担任CNN驻北京分社主任及特派员,在中国及台湾共计渡过十年的记者生涯。她的部落格是RConversation.com.

© 2005 Yal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