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首度出访应该去中国
奥巴马首度出访应该去中国

黑文: 当选总统奥巴马的过渡团队面临着骇人的内外挑战。从应对崩溃的经济到处理南亚之弧局势的恶化,下一任政府必须精确权衡这些挑战的优先顺序。但是,在处理众 多紧迫危机的时候,有一个危险是,新任总统有可能会把一些几乎对美国所作的一切都至关重要的最基本的关系放在一旁。这种关系的一个例子就是:强化与中国的 关系。从经济的角度看,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将跟中国关系密切。美国需要中国的持续投资,需要中国的帮助来管理全球货币,需要与中国的合作来加强世界贸易 组织和推动贸易自由化,需要中国积极参与来建立一套新的规则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需要中国参与来完成把由7国集团治理的世界变成一个由20国集团治理 的世界。从安全的角度看,对处理像伊朗、朝鲜和巴基斯坦等热点问题,中国的政策至关重要,但是中国日益广泛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上述范围,延及亚洲和资源丰富 的非洲国家,以及在联合国安理会出现的任何问题。
简言之,这个“中央王国”与美国国内外政策利益紧密相连,超出了美国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鉴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其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日益扩大,中美两国的这种联系在今后的岁月里有可能进一步深化。
鉴于这 些考虑,奥巴马团队应该考虑打破传统,为新总统在就职之后立即开始他到中国的首度海外之旅做好准备。前几任美国总统的首次出访的国家是加拿大、墨西哥和英 国,但如果奥巴马首站出访中国,就表明美国深知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发生了财富和权力的大规模东移。此行也将承认,国内与国际事务在本质上相互纠结,而中 国在这个复杂的平衡中有着中枢地位。
假如奥巴马一上任就访问中国,那么他会无法就任何问题准备好精细的商谈要点。但是,这一出访的行程仍会比较丰富。
奥巴马 关于改变美国外交政策的哲学是: 除了说要从伊拉克战争中抽身,支持北约在阿富汗的驻军,以及修复美国的世界形象之外,在总统竞选中,奥巴马没有怎么提及美国的外交政策。当奥巴马访问中国 时,他既不会像当时的克林顿总统那样已经对中国恶语相加,因为比尔•克林顿在竞选时不断提到“北京的屠夫们”;奥巴马也应该比总统乔治•W布什更为可信, 因为布什是带着某种对中国的敌视开始他的任期的,他曾坚持认为中国不是伙伴(partner),而是“战略竞争者”(strategic competitor)。因此,在中美关系上,奥巴马可以选择从中间立场出发。对奥巴马不断发展的世界观,特别是奥巴马首任期内的政策优先顺序和目标,及 其对现状的任何改变而中国又需要做相应准备的,北京的政要们都充满了好奇心。
全球经 济衰退问题: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放缓了,而且两国也都在忙于实施经济刺激方案。奥巴马的团队和中国的有关方面应该交换意见,一起研究各自刺激方案 该如何推进,应该提出一个什么样更大范围的全球经济刺激方案,把日本、印度和欧盟都包括其中案。对各自的担忧,两国也应当坦诚相对。比如,从中国的立场 看,美国对其汽车企业的援助似乎意味着,除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之外,美国会歧视所有其他汽车企业,这使得中国一些可能想向美国市场出口汽车的企业处于极为 不利的地位。北京仍在担忧,美国在保护中国对美巨额投资的价值方面,政策是否有效。而华盛顿方面所深切关注的则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因为中国最近的暗示表 明,它会像其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阻止人民币升值以刺激出口。这一政策除了反映中国的保护主义基调外,还与美国认为中国应该更多通过拉动内需而较少依靠出口 来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完全相反。美国希望中国出面,为IMF的救市方案提供资金,帮助深受此次经济衰退影响的较贫困国家。
全球经 济的未来:两国应该就危机结束后的全球经济展开探讨,达成公识。这个问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提出。至少在2008年和2009年,世界将会看到半个多世纪以 来政府对全球市场做出的规模最大的干预。在何种程度上,这种新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暂时的? 在何种程度上,一种新的、强有力的管理机制会保持下去?双方领导还应该探讨如何支持现存的全球机构以及如何建立新的可能的全球机制。
安全和 能源问题:涉及安全问题的议程也很丰富,包括就反恐问题和核不扩散问题交换观点,同时在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也有至关重要的挑战。有关继续使用两国间已有合 作机制的必要性问题,如布什政府时期所建立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the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也可以列在议程当中。
任何人都不应该期望奥巴马一上台就会对上述任何一个问题发表很成熟的看法。但是,他应该解释他现在的想法,打破僵局,也应该仔细倾听中国领导人的想法——他们的轻重缓急,受到的限制以及任何与美国的共同立场。
不 需要太多想象力我们就可以预见到这样的出访会引发批评。一些人可能会说新任总统应该呆在国内,参与处理他面临的各种尖锐问题,而不是到世界各地去。然而, 这些人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政策对于解决美国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有着核心作用,而且在这些政策中,有的可能会坏山姆大叔的事儿。
很 多亚洲问题专家可能会说,单独给中国这样的特殊待遇,会激怒美国的坚定盟友日本,因为它早已对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深感不安。这些专家还可能会说,就美国在 亚洲已有的并且还将继续需要的许多关系而言,包括跟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跟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以及跟美国坚定的军事盟友韩国,中国 之旅会被证明是一种短视之举。一些中国通甚至可能会说,如果美国总统像我所建议的那样给中国例外的待遇,北京会把它视作是美国的觐见之举。由于中国有着压 倒性的重要地位,我仍然赞成美国总统优先选择出访中国,但是奥巴马作更广泛的亚洲之旅,其中将中国作为主要一站,也未尝不可。
最重要的一点是,即便奥巴马忙于解决当下的各种紧急经济事务,即便他忙于应对中东问题和南亚问题,他也应该表现出他是理解美国未来发展轨迹的。最终,所有道路通北京,所以美国总统不能浪费时间,早日去北京访问。
杰弗里·加藤(Jeffrey Garten)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和金融学特里普教授,是克林顿第一任期内的商务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