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全球化”的益处
过去两年,全球化从万灵丹变成了灾难源。当下危机的许多对策都透露出此种情绪,比如各国政府集中注意力在国内的刺激方案上,加强金融管制,这都反映了决策者是如何对自己的选民和国内市场负责的。尽管许多全球化的倡导者痛惜经济一体化的瓦解,但是菲律宾长期反对全球化的国会议员华登•贝罗(Walden Bello)却将此种“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趋势看作是机会,可以采取更加因地制宜、因而具有社会持续性的发展道路。贝罗提出的这个“范式”包含十一个要点,其中许多都没有争议,都是在现有的社会结构内推动经济活动的努力――例如推动城市土地改革、要增长但更要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建立市民社会的“看门狗”(watchdogs)去监督国有和私营的工程。不过,其它建议,比如对进口货物实行配额和国家扶持工业增长,则仍有争议,因为它们同世贸组织的原则背道而驰。贝罗认为,把生产费用降低到最小会导致社会和环境成本方面的麻烦,这得到人们的首肯,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够或者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寻求自给自足这个问题却依然悬而未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人们做出牺牲,但没有什么人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耶鲁全球
“去全球化”的益处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09
《对外政策聚焦》专栏作家华登·贝罗是菲律宾众议院的议员,和研究和倡导性的机构“聚焦全球性的南半球”(Focus on the Global South)的高级分析师;该机构位于曼谷。
http://www.fpif.org/fpiftxt/6399
Copyright © 2009,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