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为世界提供的不仅是丰富的商品

随着全球失业率,对外贸易常常被认为是当下局势低迷不振的罪魁祸首。因此,民粹主义者认为,限制对外贸易即是良方。然而,美国加图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里斯沃尔德(Daniel Griswold)却说,民粹主义者搞错了。如果真想帮助穷人,那么促进对外贸易就是关键,因为穷人的大部分开支都用于购买日常必需品,而对外贸易能让他们购买到最廉价的必需品。反之,如果想害穷人,那么提高关税就肯定能达到目的,因为穷人所付进口关税占工资的比例要比高薪人群所支付的大。的确,对外贸易所具有的好处要远远多于限制贸易,其中包括使个体脱贫,以及通过技术、通讯的推广来鼓励民主制度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尽管有不少人声称,放低贸易壁垒会导致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流失,但格里斯沃尔德却指出,长期以来,服务型工作所产生的岗位已经抵消、甚至超过了制造业岗位的流失。最后一点,对外贸易使自然资源的获取变得更为方便,从而降低了爆发战争的几率。对格里斯沃尔德来说,很难不“为贸易狂”——这也是他新书的名字。——耶鲁全球

自由贸易为世界提供的不仅是丰富的商品

那些攻击全球化的民粹主义者又一次搞错了
丹尼尔•格里斯沃尔德(Daniel Griswold)
Friday, October 2, 2009

 华盛顿:只要你打开电视、收音机,或是登陆博客圈(blogosphere),有关自由贸易正在摧毁美国的信息就会扑面而来。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的民粹主义者都在说,薪水、工作以及商业街上美国人的未来正在日复一日地被当作祭品贡献给全球化诸神。

 

如同在许多其他事情上的看法一样,民粹主义者关于贸易问题的观点又错了。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为美国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恩惠。贸易能带给消费者,尤其是穷人,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商品种类;同时,它也为中产阶级创造了更高收入的工作。除美国之外,开放经济的传播正在为我们的孩子建设一个更加和平、民主、人性化的世界。

 
现在可能不是向美国商业街上的人们大唱贸易赞歌的好时机。毕竟,失业率正逼近10%,制造业陷入低迷,全球贫困人口正在增多。但这些都是当下经济衰退的结果,而且这次经济衰退的原因并不是贸易,而是那些由“美国制造”、充满误导的货币和房产政策。

 
在经济困难时期,进口货品带来的竞争能够降低食物、衣服和鞋子等日常必需品的价格,让美国家庭不至陷入负债窘境。与通货膨胀的增长相比,全球贸易中的商品价格上升得较为缓慢,有时甚至会下降。根据克里斯蒂安·布洛达(Christian Broda)和大卫·E·韦恩斯坦(David E. Weinstein)在2004年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所做的研究,由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贸易往来过程中仅商品种类增多这一点就为美国家庭每年带来约四千亿美元的好处。

 
从比例上看,穷人是贸易过程中受益最多的消费者,当然,现有的贸易壁垒对他们的伤害也最大。大型零售商场里销售的进口新鲜蔬果、T恤、打折的运动鞋,是贫困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预算中极大的支出项目。

 
不合常理的是,美国现有的最高贸易壁垒恰恰针对的是大量由国外穷人生产、国内穷人消费的产品。美国政府每年征收的这250亿美元进口关税是联邦税收中最大的累腿税。进步政策研究所(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位年薪2万美元的单身妈妈支付进口税数额占其工资的比例要远高于一位年薪10万美元的经理。反对降低关税贸易协议的工会和其他团体,其实无意中正在维护一种让穷人受到伤害的现状。

 
尽管民粹主义者如是宣扬,但贸易带给消费者的好处并不是以减少工作或薪水为代价的。2007年,还是总统候选人的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曾经附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卢·道博斯(Lou Dobbs)的论调。他在芝加哥对一群欢呼着的工会人士说,为了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价T恤而减少工作不值得。他指出:“如果人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丢失工作,他们就不会想买便宜的T恤了。他们情愿有一份工作,哪怕多付点钱来买T恤。”

 
和大多数政治家一样,候选人奥巴马也选择以美国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为代价,为一小部分、可是嗓门大的特殊利益群体代言。在美国,只有0.33%的工人从事纺织和制衣业,但是实际上100%的美国人都需要买T恤和其他衣服。如果美国人因为进口限制而被迫去买更高价格的衣服,那么少量的工作会“被保住”,但是工薪家庭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从美国经济整体来看,贸易对失业的影响很小。每有1名工人因贸易或外包失去工作,通常就有30名美国工人因为其他原因而失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技术变革,但是也包括国内竞争和消费者品味的改变。想想看,柯达(Kodak)五年来就裁掉了3万名员工。这不是因为贸易进口,而是因为数码照相机的普及、胶卷销售量的急速下降。我早先在报业供职,该行业自2001年就开始大出血般地裁员,但这可不是由不平等的贸易造成的,而是由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com,一个发布分类广告的网站)的出现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所致。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经济体中,“工作变动”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贸易辩论中一直有一个巨大的谎言,即我们牺牲了中产阶级的制造业岗位,换来了低收入的服务型岗位。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300多万制造业岗位,但与此同时,却增加了1800万个薪水更高的服务型岗位。事实上,从1991年开始,美国净增工作岗位中有三分之二来自医疗、教育、商业和专业服务,而这些领域的平均收入都要高于制造业。

 
如今,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收入来自薪水更高的服务型工作。敲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社区的家门,你会遇到教师、经理、木匠、建筑师、工程师、计算机专家、卡车司机、会计师和审计师、警察和消防员、保险代理人和房地产代理人、注册护士和其他医护专业人员,还有个体商人。

 
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不断降低的贸易壁垒和技术的传播已经创造了一个更繁荣、民主、和平的世界。不过,这好像是一个违背常理的说法,因为我们在每天的新闻头条中都看到全球经济衰退和中东、非洲地区暴力事件不断的新闻,但即使在这里,我们也需要往后退一步,分析一下长期的趋势走向。

 
在过去30年贸易和全球化的扩张过程中,全世界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1年至2005年间,全球生活水平在每天1.25美元的人口减少了一半,从52%下降到了25%。仅在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就减少了6亿。同一时期,人们的寿命、婴儿存活率、营养程度和识字率也都得到了大幅提高。童工比例下降了一半多。事实上,在应对贫困问题中得益最大的国家正是那些最积极向全球经济开放的国家;这绝不是巧合。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中产阶级的形成,更多的民主政体也开始出现。在贸易过程中,沟通工具得以传播,作为集权政府的替代的公民社会由于这些通讯手段而得以成长。结果,根据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统计,生活在尊重公民自由权和投票权的国家中的全球人口比例,已从1973年的35%上升到现在的46%。

 
现在死于战火的人数要比过去几十年少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业取代了军事竞赛。全球商业使得国家可以通过贸易、而不是征服来获取各种资源。此外,更深入的经济一体化将往昔的敌人绑在一起,提高了战争成本。就算是眼下仍在进行的伊拉克冲突和阿富汗冲突中,年轻的美国士兵战死沙场的几率也要比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或60年代的士兵们小得多。

 
今天,和上几代人一样,美国和世界都面临严峻的任务,但扩大贸易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美国人对iPod、电子邮件、网上购物、有饭吃有学上的孩子以及世界和平都有着温暖的情怀,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也应如此。

 

丹尼尔·格里斯沃尔德是位于华盛顿的加图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加图书系新书《为贸易狂:为什么美国商业街应该拥抱全球化》(Mad about Trade: Why Main Street America Should Embrace Globalization)的作者。点击这里,阅读该书选段。
耶鲁全球化研究中心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