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亚洲之行——第三部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的中国之行,反映出中美关系可能发生变化的方式。在上海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Studies)主任沈丁立看来,随着美国似乎开始接受中国就双方关系提出的条件,奥巴马此次访华的行程表明中国地位的提升。奥巴马在中国人面前的曝光很有限,因为他在上海参加的唯一一项公众活动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然而,两国之间的对话却充满了敬意而非冲突,体现了双方的平等会见,并在众多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两国都将推动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omprehensive Test Ban Treaty),而且高层次的军事交流也在计划中。当然,有些问题仍处于僵持之中:特别是台湾问题以及中国货币(人民币)的相对价值问题。出人意料的是,双方在北京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和解进程——这必然会激怒印度,因为新德里方面坚称不允许第三方介入印度与其北部邻国的关系。最后,尽管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似乎越来越紧密,但双方仍存在诸多分歧,特别是在人权、西藏和贸易等问题领域。在国际政治领域,权力的转移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虽然如此,奥巴马访华的结果却可以初步证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已经提高到了几乎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程度。——耶鲁全球

奥巴马的亚洲之行——第三部分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总统在华仅获得了有限的曝光率
沈丁立 (Shen Dingli)
Friday, November 20, 2009

被隔离的魅力:奥巴马总统独自站在中国的长城上;官方的评论证实了中国姿态正在提高

上海:“两国集团(G2)”,这名称无论对错,许多人都这样称呼中美两国。随着奥巴马 总统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两国之间互动的问题给人们留下了不少思考。奥巴马访华的目标是为中美关系设定方向,离开时却因为大幅接受中国就双方关系提出的 条件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第一次达到了与美国更为平等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的停滞。
奥巴马的访问再次确认了这一观点:两国的共同点远多于分歧;双方均渴望扩大合作,并以相互尊重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分歧。
上述观点体现在双方于11月17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这份前所未有的文件用6500多字详尽地叙述了双方需要合作的广泛领域——从建立战略互信到开展经济合作,从应对地区及全球性挑战到处理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
中美两国在众多问题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美国承诺不会遏制中国(北京方面可以将其 理解为华盛顿根本负担不起这项遏制政策),而中国则欢迎美国为亚太地区更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努力。在台湾这个始终最为棘手的问题上,奥巴马和胡锦涛一 致同意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根本原则——该原则表明了承认中国对西藏和新疆不容挑战的统治。
在访华期间,奥巴马微妙地平衡着台湾问题。在上海的公共对话中,他在回答提问时提到了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却没有提及《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规定美国在需要时可以获得国会授权保护台湾),但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却对此做出了调整。然而,在《联合声明》中也没有出现《台湾关系法》的 字样,这很有可能是由于中国的反对。如前所述,该《声明》强调了在处理台湾问题时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并进一步限制了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自由。
中美两国一致同意将明年的军事交流推向一个更高、更频繁的水平;重新开展人权对话;交 换情报以减少各种跨境犯罪。双方还一致同意确保2010年《核不扩散条约》(NPT)审议大会取得成功,同时也将各自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 约》(CTBT)的批准。实际上,如果中美双方能批准CTBT,那么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很可能会感到自己也不得不照做。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也提到了支持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和解进程。尽管这种措辞本 身在政治上无可厚非,但两国处理世界事务(在这里是指南亚事务)的方式可能会招致印度的不满,因为新德里方面会忌惮其邻国纠集美国评判自己的外交政策,特 别是考虑到中巴的长期伙伴关系。鉴于近期中印边境争端紧张,在某些人眼力,中美的声明可能赋予了中国在南亚公认的地位,是中国的外交胜利。
在战略层面,中美一致同意继续推动朝鲜的核裁军。北京方面欢迎美朝待定的高层会晤,希 望这将有助于恢复六方会谈(Six Party Talks),进而取消朝鲜的核武器计划。但美朝成功合作的可能却微乎其微,因为朝鲜不太可能接受奥巴马结束北京之行后在首尔提出的条件,即只要朝鲜采取 全面、可检验且不可逆的步骤取消其核武器计划,美国愿意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由于朝鲜不大可能接受这种苛刻的条件,六方会谈应该很难恢复。
出人意料的是,一些美国认为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峰会之前令人忧虑的汇率问题)此次却被 搁置起来,有待未来协商。奥巴马似乎无意极力敦促中国升值被认为是低估了的货币。大家都明白,中国不会明确承诺货币升值。相反,中美双方决定采取一种“前 瞻性的”(forward-looking)货币政策,将国内货币与全球经济挂钩。
在重新权衡各自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中美双方已经明确表示,中方将调整经济结构,提 高家庭收入,增加国内消费对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就美方而言,奥巴马也已经承诺增加私人储蓄,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金融危机对全球造成冲击一年之后,双方 都心照不宣地承认必须改革本国的经济模式。
尽管中美两国在《联合声明》中承诺进行合作,但双方仍担心对方国防力量的加强。在过去 的8年中,美国的国防开支增加了一倍,而中国的国防开支则增长了近三倍,尽管这一数字仅为美国国防预算的八分之一。然而,奥巴马总统的访问有助于为这两个 国军事大国之间频繁的高端军事交流铺平道路,同时也有助于增加两国各自的意图和能力的透明度。
奥巴马的“谦恭外交”(courtesy diplomacy)似乎赢得了中国公众的青睐,尽管他在上海参加的公共对话被全球转播但未在全中国播出。然而,虽然他的访问表明了中美之间日益加强的联 系,但两国在许多关键领域仍存在分歧,如人权、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汇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双方虽然都致力于改善海峡两岸的关系,但在美国对台问 题的作用上,有时仍以微妙的方式意见相左。两国在如何处理达赖喇嘛的问题上也存有分歧。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奥巴马公开提议要与达赖进行对话,而北京方面 的回应则是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内形势。
最后,奥巴马此行的总体基调是积极的。在解决某些严重分歧时,两国政府均表示希望尊重 对方,并深化战略关系。当奥巴马宣布美国将推动一项计划,在未来的4年内派遣10万名美国学生来华时,看起来他的政府是在向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表达敬意, 同时也是为下一代美国领导人熟知中国事务做好准备。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位务实的美国总统必须秉持更 为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与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建立伙伴关系。奥巴马此次访华有助于使中国成为与美国更为平等的国家,不仅如此,他最近许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 局(FAA)认证中国商用喷气式飞机的做法(此前美国对此一直予以拒绝),也可能让中国成为波音公司(Boeing)的竞争对手。整个世界正真正地步入一 个联合权力结构(co-power structure)的新阶段,其中,中美双方既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也因国家利益的分歧而竞争。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Studies)教授、主任,国际问题研究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常务副院长。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