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布卡禁令:揭开文化冲突的面纱

法国最近提出禁止在公共场合穿布卡(burqa),显示了其在价值观和安全问题上有意做出的如何与伊斯兰教徒打交道的决定。与其它西方国家不同,法国政府认为布卡不仅是个人选择,也象征着原教旨主义的政治议程,而这种议程危害了妇女权利,有时还会危及她们的人身安全。许多人批评法国的这一做法,认为这违反了个人权利的民主理念。此外,批评家们还认为,这将在穆斯林与其它民族融合的征途中确立恶劣的先例。尽管这一举措可能会使一些温和派变得激进,但也可能在穆斯林世界制造出反对原教旨主义的强烈呼声。然而,禁止在公共场合穿布卡这一措施的效果最终还要看法国国内的穆斯林群体;在欧洲,这个穆斯林群体是唯一一个有超过半数的成员将自己与法国的联系比其与伊斯兰教的联系看得更重的群体——耶鲁全球

法国布卡禁令:揭开文化冲突的面纱

布卡是政治之袍
萨达纳德•杜海姆 (Sadanand Dhume)
Monday, February 8, 2010
华盛顿:法国议会委员会建议在公共场合,诸如公交车、银行和医院等地,禁止人们穿布卡 (一种覆盖全身的头巾)。这是伊斯兰教和西方之间持续的文化战争中最近发生的一场小冲突。但这项可能通过的禁令的重要意义,以及由它所引发的爆炸性大讨 论,已经远远超出了仅仅为巴黎市区制定着装规范这个层面。它集中反映了关于如何才能最好地与伊斯兰激进派抗争的各种不同观点。激进派对伊斯兰信仰的阐释试 图让21世纪的生活向被伊斯兰教法奉为圣典的中世纪行为准则看齐。

 
法国认为布卡不只是一种服饰,还是——用法国议员安德烈•葛林(Andre Gerin)的话说——“原教旨主义黑潮的一角”,这表明了法国的态度,表示它已严肃看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威胁。与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人不同,法国人不 仅从安全角度,还从根本价值观的角度看待这场论战。去年六月,在议会两院的演讲中,尼古拉斯•萨科齐总统坦率声称,“布卡不是宗教标志,而是屈从的标 志。”与此不同,仅仅三周前,奥巴马在开罗对穆斯林世界的演讲中的立场却表达了几乎截然相反的态度。奥巴马指出,“我反对一些西方人士的看法,他们认为妇 女把头发遮盖起来就意味着某种不平等。”虽然奥巴马指的是希贾布(一种头巾),但法国人和美国人在更广泛的原则上(即是否支持穆斯林妇女的宗教规定服装) 却有着很大的意见分歧。

 
从表面上看,很难为法国的立场辩护。在法国五百万的穆斯林当中,只有不到两千名妇女穿 布卡,这是其中极少一部分人。反对禁令的人指出,剥夺这些少数妇女的选择权违反了作为自由民主制度核心的对个人权利的尊重。许多妇女似乎认为,她们穿布卡 的决定只是一种宗教义务,因为根据萨拉菲斯特正教(orthodox Salafist)传统,先知穆罕默德的妻子们穿的就是布卡;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复杂了。事实上,任何对这种服装的攻击都被视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攻击。禁令 的批评者认为,把布卡排除在法国文化之外,还是在鼓吹排外情绪。接下来还有什么会被认为不是法国的?是印度纱丽、锡克教头巾帽,还是幻彩荧光自行车短裤?

 
然而,从更宽泛的角度看,也就是撇开一些抽象理论而从更实际的角度着眼,法国对布卡的 积极态度优于美国袖手旁观的立场。首先,法国议会提出的报告在保护个人权利与关注更大社区之间获得了平衡。根据《观点》(Le Point)杂志的一项民意调查,将近60%的法国市民支持该禁令。该禁令并不禁止妇女在家里或大街上穿布卡,而是禁止在某些公共服务地点穿布卡,市民当 然不想在这些公共场所遇到一个戴面罩的陌生人。议会也没有限制使用更广泛的希贾布头巾,虽然自从2004年始,法国在非常世俗的国立中学已经禁止了这种穿 戴。除此之外,这些学校还禁止了有其它明显宗教象征的服饰,如犹太人圆顶小帽、锡克教头巾帽和大十字架。

 
最重要的是,与美国人不同,法国人发现布卡和希贾布既可以是政治宣言,也可以是个人表 达。全世界的伊斯兰教徒——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民族政府,到诸如印度尼西亚的亚齐省这类对伊斯兰教法友好的地方政权,再到诸如穆斯林兄弟会和巴基斯坦的 伊斯兰大会党(Jamaat-e-Islami)这类非政府组织——都一致要求女人把头发遮起来。对他们而言,在巴黎的公交车或里昂的公立医院看到有人穿 布卡,是他们的事业正在获得越来越多支持的象征。正如所有想创造完美社会的乌托邦运动一样(在这里是让上帝的法则在全世界被适用),伊斯兰激进派所依赖的 是那些似乎能表明其最终胜利的象征符号。禁止布卡就等于是攻击这种必胜主义的论调。

 
其次,布卡的哲学基础——以及更广泛的伊斯兰激进派的哲学基础——大大威胁了上世纪取 得的在妇女权利方面的进步。简单来说,各地的伊斯兰激进派都将男性道德观强加于女性。在西方,这种观点在三年前曾有过生动的刻画,当时澳大利亚的最高穆斯 林神职人员泰丁阿希拉里教长(Sheik Taj Din Al Hilaly),将衣着不妥的强奸受害者比作“露出的肉”(“uncovered meat,”),侵犯她们的男人则是毫无罪过的“野猫”,他本人也因此被小报起绰号为猫肉教长(the cat meat sheik)。在法国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城市或郊区,激进派年轻人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着装准则,他们寻找并辱骂不把头脸遮起来的妇女,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 对这些女性发动人身攻击。

 
最后,是法国而不是其它国家(比如说德国和意大利),正在对欧洲人关于面纱的争论定吓 基调,这使其影响超越了国境线。法国是西方国家中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有五百万)。虽然法国在战后失去了不少文化威望,或说是软实力,但在高雅食品、时装以 及电影方面仍享有权威。作为启蒙运动的发源地,以及欧洲一体化的主要政治建筑师,法国的例子给其它欧洲大陆国家起到了表率作用——这些国家也正在努力同化 那些由新近穆斯林移民构成的大社区。瑞士最近投票反对建清真寺宣礼塔。荷兰最著名的政治家基尔特•威尔德斯(Geert Wilders)制作了引起争议的反伊斯兰电影《伊斯兰内部的战争》(Fitna),他本人因为公开批判宗教信仰而面临审判。媒体报道意大利、德国和丹 麦,以及其它一些国家也已在考虑类似的反布卡律令。

 
不出所料,可能通过的法国禁令遭到了世界各国广大政治家和时事评论家的批评。《纽约时 报》一篇社论将法国人比作塔利班。英国团结联盟的领袖、也穿戴希贾布的萨尔玛•雅各布(Salma Yaqoob)将法国的这一举措说成是“压迫”。而法国一位支持该禁令的阿訇哈森•查侯迈(Hassen Chalghoumi)则据说收到了死亡威胁。

 
但反对布卡的呼声及其背后的哲学基础,也会在穆斯林世界的温和派中传播。在宗教意味较 淡的穆斯林国家,如土耳其、突尼斯和印度尼西亚,女性主义者反对布卡和希贾布。在印度和菲律宾这样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非穆斯林国家,将会激化目前关于融 合的争论。一月下旬,在法国禁令报告出台数日之前,印度高等法院驳回了一项请愿,该请愿要求允许穆斯林妇女在选举身份卡上使用戴面纱的照片。

 
最后,虽然法国所特有的那种世俗主义的挑衅态度受到穆斯林和西方自由党的批评,但这个 国家的经历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教训。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生与阿尔及利亚内战有关的一系列爆炸事件后,法国还没有遭受过严重的恐怖袭击。 2006年,皮尤研究中心关于穆斯林态度的民意调查显示,法国将近半数的穆斯林觉得他们首先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其次才是他们信仰的教徒,这种情况在欧洲只 发生在法国,而在德国、英国和西班牙,绝大多数伊斯兰人口声称首先忠诚伊斯兰教。最终,法国的这种记录将为它在目前这一敏感话题上提供最好的指导。

萨达纳德•杜海姆的著作《我的朋友是宗教狂:与伊斯兰激进者一同旅行》,内容是关于印度尼西亚原教旨主义的兴起。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