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捍卫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利益——下

对于谷歌因中国政府而把不受审查的搜索引擎转到其香港网址,媒体的报道大都把它说成是两个全球巨人之间的冲突。但是身为中国互联网权威的杨国彬教授指出,上述报道太过狭窄,忽视了谷歌的退出十分有限,许多服务仍在继续,而对于谷歌绕道香港,中国政府也没有采取行动加以阻断。杨教授不仅分析了这件事对双方的影响,包括谷歌坐视其竞争者填补空白,以及中国捍卫审查制度的历史和声誉的需要,还展示了改革的可能性。关于互联网对目前政权的价值,中国领导人十分不确定:互联网这一工具能激起公怒,让恃强凌弱的人可以匿名攻击。但是互联网也有助于提高透明度,暴露腐败,鼓励问责。中国在80年代设立的允许外资进入的经济特区,本质上就是实验区,以此来测试外贸,由此可见,中国宁取渐进而不要突变。让中国政府从旁监视公众对不受审查的谷歌香港搜索引擎的反应,然后决定开放的互联网对自己还有中国公民是否有价值。——耶鲁全球

中国:捍卫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利益——下

中国可以利用和谷歌的纷争来确立互联网的改革
杨国彬 (Guobin Yang)
Wednesday, April 7, 2010

 纽约:由于谷歌与中国政府就在中国实行不受审查的互联网搜索协商失败,谷歌从中国的网络抽离半身,而媒体报道和评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之间的大战。

但事实上,谷歌仍在中国。谷歌把来自中国的搜索要求转移到位于香港的不受审查的服务器,谷歌甚至可能成为中国互联网改革的前锋。正如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让中国逐渐向外贸开放,谷歌的举动也为中国领导层提供了机遇,在香港实验互联网特区,展示开放的好处。

谷歌在中国经营了四年,最近其邮件系统受到攻击,尤其是人权活动人士的账户,据称受到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谷歌从3月22日开始,将来自google.cn的搜索要求转到google.com.hk上。

媒体专家警告,乌云正逐渐降临中国,让人记起谷歌的座右铭“不作恶”。最新一轮的新闻炒作是,3月30日,谷歌对来自中国大陆用户的服务中断,媒体马上猜测,是中国的审查者对谷歌采取了行动。事实上却是公司的服务器关闭了。

中国大陆用户完全不能使用谷歌,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谷歌和中国之间的对抗可能会升级。但到目前为止,至少冲突并没有像大部分媒体描述的那样戏剧化。

首先,与众人的普遍印象不同,谷歌并没有关闭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服务。它不但保留了研发部门,而且还保留了许多搜索的服务。截止本文写作之时,谷歌的影片搜索服务(video.google.cn)、网上购物服务(www.google.cn/gouwu)、谷歌地图(ditu.google.cn)、谷歌音乐(www.google.cn/music/hompage)、谷歌翻译(translate.google.cn/#)、谷歌财政(www.google.cn/finance),还有一系列其它服务都在google.cn这一域名下继续。转移到香港的主要服务是谷歌图片、谷歌新闻及搜索主页。

其次,部分是因为许多谷歌的服务仍在,谷歌的搬家对中国大陆用户的影响并不大。刊登在《自然》2010年2月的调查指出,中国的学术界仍严重依赖“谷歌学术搜索”的服务,而该网站仍在google.cn的域名之下( scholar.google.cn/schhp?hl=zh-CN)。尽管谷歌没有公布之前大陆用户试图获得受审查的内容——如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数据,不要指望中国网络公民的网络搜索行为会有重大改变。正如世界上其它地方的网络用户,一般的中国用户会在网上寻找娱乐,而不是政治。那些要寻找政治内容的,知道如何绕过防火墙。

第三,跨国公司不会联合谷歌,一起讨伐中国的审查者。美国的域名注册公司GoDaddy.com宣布,它将不会继续在中国注册域名。但没有其它在中国有业务的主要西方企业急于离开中国市场,谷歌的主要对手像雅虎和微软肯定不会走。因此,对于在中国的跨国企业而言,业务一如既往。

第四,有人担心,由于谷歌缺席,百度将垄断,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也将失去创新性。这些担忧虽不无道理,但也有些多虑了。毕竟,谷歌并没有完全抛弃中国市场,而面对来自雅虎、腾讯和其它人的竞争,百度的垄断位置远远未坐牢。就算不能用谷歌,中国用户也不是非用百度不可。更重要的是,搜索引擎只是互联网市场的一部分。就中国的互联网文化而言,社交网络和一些存在已久的网站有着庞大的在线社区,其重要性再说都不为过。Alexa这一网络信息网站显示,谷歌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百度第八,中国两个最大型的网站紧随其后,qq.com排第十,及sina.com.cn排第十四。由于它们在线社区的动力和创造力,这些网站在中国依然十分受欢迎,极具竞争性。

当然,中国和谷歌之争并非全无代价。目前,最大的伤害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尽管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一直受人瞩目,谷歌的撤离为新一轮的批评提供了最有力的弹药。中国国内外的活动人士都称赞谷歌,认为它为捍卫互联网自由而采取了大胆的立场。

然而,尽管谷歌姿态挑衅,媒体对这场所谓的世纪性决斗大肆渲染,中国国内的官方反应冷静,共产党内的官员在国内媒体压下了争论。

北京也拒绝将事件政治化。虽然中国媒体评论指出谷歌与美国间谍机构勾结,但政府没有把冲突与中美关系挂钩。该政权将衡量谷歌的新策略将如何影响自己的合法性,然后决定,政府是否允许从中国大陆绕路联结到不受审查的google.com.hk,如果允许,该允许该维持多久。

谷歌温和的策略并不必然削弱政权的合法性。它甚至可以是个掩盖下的机会,让中国领导层实验改革其严峻的互联网政策。

渐进式和实验式的改革与中国务实的发展策略相符。近来来,中国政府对市民的要求和投入展示了某种程度上的灵活性。它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加强国家与市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例如推动信息公开法案,把环境问题的听证会制度化。尽管高层领导人对互联网的颠覆力量仍心存警惕,但他们也公开承认,网络在传达公众意见和揭露腐败有着建设性作用。

无论中国市民多么向往言论自由或大范围的政治变革,如今人们更倾向于渐进式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在80年代全心拥护西式民主。但此后他们变得不太相信自己,也不太相信西方的制度能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就算是最强的民主政体,其内部也是百病丛生。他们对专制体制仍然持批判态度,但是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政治挑战,他们既看不清楚也没信心找到可行的方案。民间没有强烈地要求民主,但关于在中国建立市民社会的呼声则渐起,这反应了知识分子的两难境地。建立市民社会至少是有用的第一步。尽管对互联网有着严密的政治控制,近几年来民权运动在网上很是活跃。

让谷歌的中文搜索引擎在香港保持开放,将符合中国改革日程的改良式逻辑,同时也是很意义的实验途径,看看更自由的互联网是会为政府带来更多还是少一点的麻烦。中国领导人将会发现,有更多知情权的市民将有助于遏制腐败,推动社会正义,让政府官员尽职尽责,并辅助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3月27日,在深圳这个昔日启动了经济改革的首个经济特区, 几位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家在会上提出要在深圳建立一个互联网特区。也许绕道而行的google.cn也许能成为第一个这样的自由互联网特区。如果实验成功,将显示更公开的互联网将使中国市民受惠。

 

杨国彬是哥伦比亚大学伯纳德学院的副教授,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力量:市民网上民权运动》的作者。点击此处,阅读部分内容。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