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骚乱令美军基地和阿富汗战争前途未卜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处内陆,又缺乏远方大国关注的资源,但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国与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富汗(基地组织在此谋划了9•11恐怖袭击)相距不远,称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本文作者迪利普•希罗(Dilip Hiro)指出,俄罗斯允许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参与美国领导的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活动,但很快又对美国长期租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附近的马纳斯(Manas)空军基地深恶痛绝。希罗详细历数了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之间时断时续的联系:该国于1876年被俄国吞并、四十多年后爆发起义、之后又于1936年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90%以上的出口产品都销往俄罗斯,但1991年的独立却导致该国经济困难,政治动乱和腐败。作为一个人口不足600万的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别无选择,只能记取冷战的教训,学会如何在大国的斗争中坐收渔利。——耶鲁全球

吉尔吉斯斯坦骚乱令美军基地和阿富汗战争前途未卜

统治权和涉外关系使这个小国陷入混乱
迪利普•希罗(Dilip Hiro)
Monday, April 12, 2010

马纳斯枢纽:吉尔斯斯斯坦的民主抗议活动可能会影响美军基地的命运和阿富汗战争的结果。

伦敦:上周,在地处中亚的多山小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历史再一次重演。民众的街 头抗议推翻了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Kurmanbek Bakiyev)政府。整个过程酷似他的前任阿斯卡尔·阿卡耶夫(Askar Akayev)的倒台——2005年3月,在所谓的郁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中,阿卡耶夫总统被迫下台,紧接着举行了受到操控的议会选举。
 
但历史可能无法指明,该国饱受争议的美军基地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它在阿富汗战争中又能 否发挥关键作用。像许多小国一样,吉尔吉斯斯坦的命运已经与其强大邻国的政治活动、与相互关联的世界密不可分。之所以会发生最近这起推翻巴基耶夫政府的暴 动,就是因为这位在自由而公正的大选中当选的总统,违背了当时做出的削弱总统权力、根除腐败的承诺,对民众实行强制镇压。由该国前外交部长萝扎·奥通巴耶 娃(Roza Otunbayeva)领导的临时内阁已经得到了俄罗斯的实际承认,该内阁也与俄罗斯就如何向现金短缺的吉国提供紧急经济援助进行了讨论——这可能会导致 该国关闭令俄罗斯大为火光的美军基地。
 
巴基耶夫仍旧执迷不悟,蛰居在他的家乡——吉南部城市贾拉拉巴德 (Jalalabad)附近的捷伊特(Teyit)村。面对这种状况,奥通巴耶娃内阁目前不大可能立即考虑比什凯克附近的美军基地的未来。2001年10 月,在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军事打击之后,阿卡耶夫将马纳斯基地租给了五角大楼。自此,该基地成为了为战斗机加油、运送军事人员和给养的关键枢纽。
 
尽管俄罗斯政府亮出绿灯,允许中亚各共和国与美国合作,共同打击阿富汗的伊斯兰极端分 子,但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美军基地,还是令俄方深感不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发展都依靠俄罗斯,因此,2003年10月,阿卡耶 夫同意俄罗斯在比什凯克以东12公里的康德(Kant)前苏联空军飞行员训练学校建立基地,从而安抚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像其他两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吉尔吉斯斯坦也卷入了一场推翻亲俄(pro-Russian)政府的颜色革命:继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3年11月)和乌克兰的橙色革命(2004年12月)之后,吉尔吉斯斯坦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于2005年爆发了革命。
 
2003年11月以来,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比什凯克设立了一家出版社,由美国国务院出资,代替吉国的报纸和杂志编辑,出版没有政府支持的刊物。由于意识到非政府机构对2005年2月 的议会选举具有重大影响,吉国当局切断了该出版社的电源。随后,美国大使馆介入此事,利用便携式发电机,使该出版社的印刷机重新运转起来。这一举动的受益 者之一,就是能够发行20万份特刊的反对派日报——《我的首都新闻》(Moya stolitsa novosti,My Capital News)。
 
由于吉国经济疲软、腐败猖獗,反对派才有大好机会公平地击败阿卡耶夫阵营。当时,农作物歉收,而牲畜数量也减至独立前的一部分。到2001年中期,吉国的外债高达20亿美元,超过了其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吉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也迫使许多在苏维埃体制下接受教育、又通晓俄语的吉尔斯斯斯坦 人去俄罗斯工作。2006年,这些人的汇款额超过了吉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在经历了长达74年的苏维埃统治之后,吉尔吉斯斯坦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俄罗 斯的影响。俄语刊物和电视频道比吉尔吉斯语刊物和电视频道还受欢迎。在集中了全国五分之一人口的比什凯克,当地居民们能收看十二个俄语电视频道。
 
眼下,吉国政府愈发依赖俄罗斯。在2008年全球信贷紧缩的冲击下,2009年2月, 巴基耶夫向俄罗斯政府寻求帮助。俄罗斯一笔勾销了吉国1.8亿美元的债务,为其提供了3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同时承诺投资17亿美元,用于该国的水力发电工 程。为了有效利用俄罗斯的贷款,巴基耶夫任命他32岁的儿子马克西姆(Maxim)负责管理特别设立的中央投资改革发展机构(Central Agen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此后,马克西姆就一直被指控滥用贷款资金。
 
吉尔吉斯斯坦对俄罗斯经济援助的回报,就是终止五角大楼对马纳斯空军基地的租赁。巴基 耶夫指出,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已然超出了其初始目标,而北约的空袭也令人发指地加剧了平民的伤亡。在此基础上,他通知五角大楼于6个月内撤离该基地。 而此时,恰逢从巴基斯坦经开伯尔山口(Khyber Pass)的北约供应路线频遭死灰复燃的塔利班伏击。
 
2009年6月,在吉国获得俄经济援助一年之后,巴基耶夫在奥巴马政府的强烈游说之 下,撤销了上述决议,并将基地的租期延长了一年——但他也对此附加了严格的条件:将每年的租金从1750万美元提升至6000万美元。同时,该军事机构也 从“五角大楼马纳斯空军基地”(Pentagon’s Manas Air Base)更名为“马纳斯国际机场中转中心”(Transit Center at Manas International Airport),其安保工作由吉国政府负责。7月初,应声虫似的(rubber-stamp)吉国议会支持巴基耶夫的决议,积极准备与五角大楼签署利润 丰厚的合同,将提供航空燃料等服务交由马克西姆和巴基耶夫的其他亲属负责。
 
此外,巴基耶夫还设法得到了白宫方面的承诺,保证不对7月23日的吉国总统选举发表任 何意见。相应地,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的观察员们批评巴基耶夫获得的选票有80%都来自舞弊、恐吓和媒体偏袒时,美国国务院却对此保持沉默。
 
有趣的是,今年的3月24日,比什凯克能收看到的两个最受欢迎的国营俄语电视频道,均突出报道了巴基耶夫的暴政,以此纪念郁金香革命五周年。
 
在革命五周年纪念之际,刚刚实现了私有化、并以最低价出售给马克西姆·巴基耶夫及其密友的发电公司,于今年1月大幅提高了电费,这日益引起民众们的不满。4月7日,一个快速拼凑起来的反对组织联盟号召国民起来反抗。该运动迅速发展为政权更迭。
 
巴基耶夫的倒台重新开启了有关美军基地的争论。俄罗斯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巴基耶夫无法 遵守其有关撤销美军基地的承诺,而吉尔吉斯斯坦只能有一个基地——那就是俄军基地。但由于临时内阁首脑奥通巴耶娃提出,要在六个月内重新起草宪法、并举行 新的大选,因此,任何有关马纳斯空军基地未来的决议都必须暂时搁置。
 
最近在比什凯克发生的这场无色革命(colorless revolution),或曰政权更迭,凸显出各国政府,无论大小,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国家可能曾鼓动过吉尔吉斯斯坦进行郁金香革命,但该国民主的 成功实现,却取决于其国内的领导层和国外的经济政治状况。9·11恐怖袭击,以及美国随后卷入阿富汗战争,都为资源贫乏的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了新的挑战。眼 下,北约在阿富汗采取的军事行动,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而该行动能否取得成功,则转而部分地取决于在俄罗斯反对的情况下,吉尔吉斯斯坦将如何满足美国对马 纳斯基地的需求。
 
小国们权衡着大国的局势,争取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骚乱,业已对阿富汗、南亚,乃至西方世界的安全产生了影响。

迪利普•希罗,是由纽约的眺望出版社出版的《中亚内部》(Inside Central Asia)一书的作者。他的新作《帝国之后:多极化世界的诞生》(After Empire: The Birth of a Multipolar World)已由纽约的国家图书出版社出版。点击此处可阅读摘要。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