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巴基斯坦而战
巴基斯坦这边打击基地组织,那边又支持伊斯兰激进分子对抗印度,政策自相矛盾,结果恰恰反受其害。前美国情报官员、现布鲁金斯学会萨班中东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布鲁斯•里德尔(Bruce Riedel),质疑巴基斯坦是一个“失败国家”这一观点。这个国家现在被极端激进分子操纵,而这些激进分子,是巴基斯坦军方的一些部门,为了向宿敌印度发动袭击而培育出来的。自从奥萨马•本•拉登死后,巴基斯坦军方避开了美国的言辞攻击和基地组织的致命袭击。由于伊斯兰圣战分子野心勃勃,妄图夺取巴基斯坦并接管其核武器,如今,这些极端组织掉转枪头对准他们的国家。里德尔得出结论认为,通过谈判迅速结束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可以让巴基斯坦军方集中精力,清除国内的腐败分子和从内部搞分裂的敌人。在巴基斯坦及其核武器的争夺战中取得胜利,是全球社会优先考虑的事项。——耶鲁全球
为巴基斯坦而战
巴基斯坦军方自食其果,用来袭击印度的极端分子倒戈相向
Thursday, June 2, 2011
华盛顿:巴基斯坦即将成为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其拥有的核武库规模排世界第五,对巴基斯坦的争夺战,一天比一天剧烈,结果难以预测。关键方面——巴基斯坦军方,似乎矛盾重重,不知该偏向哪一边:是它所创造出来却倒戈相向的伊斯兰圣战分子,还是它所鄙视的民主选举出来的文官政府?
美国突击队在5月2日突袭并击毙奥萨马·本·拉登的行动,使得巴基斯坦国内如火如荼的斗争更趋白热化,这种斗争决定了巴基斯坦的未来。与某些成见相反,巴基斯坦既不是“失败国家”,也不是“正走向衰败的国家”。今天的巴基斯坦,仍跟过去几十年一样有效运转。它现在其实是一个被激进分子所组成的集团包围的国家,这一集团由许多恐怖组织结成的松散联盟,其目标旨在南亚创立一个极端的伊斯兰国家。这些组织想要绑架巴基斯坦,劫持其武器。
基地组织指挥中心舒拉委员会,在阿伯塔巴德突袭之后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宣称将对巴基斯坦和巴政府里面向美国出卖“殉道者”本·拉登的“叛徒及小偷”展开报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少美国人怀疑,巴基斯坦军方确实与恐怖组织合谋,帮助本·拉登成功逃脱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长达十年的追捕行动。因此,基地组织和美国都不信任巴基斯坦军方,这耐人寻味。
从那以后,基地组织与它在巴基斯坦境内的盟友,展开了激烈的报复行动。自杀式爆炸袭击以及其它恐怖袭击,让巴基斯坦全国上下应接不暇。最严重的一次是袭击巴方位于卡拉奇的一个重要海军基地,这个基地装备精良,得到美方和中方专家的援助。在此次袭击中,两架美国造的P3侦察机遭到破坏。武装分子之前知悉这一基地的内部情况,巴基斯坦安全部门,已经逮捕前海军人员,指控其协助武装分子。
卡拉奇遭袭,表明了如今为巴基斯坦而战的本质。军方支持基地组织,但是巴基斯坦塔利班是基地组织的同盟成员,他们的目标是让巴基斯坦的海军蒙羞。海军部队予以还击,却被帮助激进分子的圣战组织支持者扫射一通。
巴基斯坦记者赛义德·撒尔曼·沙赫扎德(Syed Salman Shahzad),在袭击事件之后写了一篇报道,揭露伊斯兰圣战分子对军队的渗透,尤其是对海军的渗透情况。他接到来自军事情报机构,也就是臭名昭著的三军情报局总部的恐吓电话,威胁他不要报道这方面的事,此后没多久,他便遭到杀害。
巴基斯坦军方与境内的伊斯兰圣战恐怖组织集团的成员,如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正式展开交火。它在阿富汗边境上投入了14万以上的军力,参与到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中。自2001年以来,就有3万5千人在战斗中丧生,其中包括几千名战士,相当于911事件的死亡人数,三军情报局也有不少人牺牲。
然而,三军情报局依然与恐怖组织集团的其它成员,如虔诚军(Lashkar e Tayyiba)以及阿富汗的塔利班同流合污,虔诚军曾于2008年袭击孟买,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则一直跟北约对抗。尽管美国经年累月地对之加以谴责,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并没有受到影响。不过,这些恐怖分子并非处处如三军情报局所愿。例如,虔诚军与塔利班,均在本·拉登死后,对其大加称颂,认为本·拉登是他们从事的事业的伟大“英雄”,为他的死哀悼。
军方对伊斯兰圣战组织举棋不定,只因深受印度困扰。上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起伊斯兰圣战组织,对抗苏联在阿富汗的势力。三军情报局成立之初,就在当时的独裁统治者齐亚·哈克(Zia ul Huq)以及他精明的局长阿柯塔尔·拉赫曼(Akhtar Rahman)的控制之下,但是,该机构自成立以来,还计划利用伊斯兰圣战组织来对付印度,并建立起一个国际穆斯林游击队员的核心组织,以助其对抗印度。过去几十年里,三军情报局的“S”部门,与大量的伊斯兰圣战组织建立密切联系,成为三军情报局内部的常规部门,进而也成为军队内部的常规部门。军方拥有国家安全的决策权,文官政府无法干涉。
纳迪姆·塔杰(Nadeem Taj)将军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塔杰曾经是佩尔韦兹·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总统的亲信,他们1999年成为同道中人,是年,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总理在穆沙拉夫从斯里兰卡访问飞回国之际,解除了穆沙拉夫陆军参谋长的职位。塔杰精心策划了一场政变,穆沙拉夫上台掌权,对塔杰报之以李,任命他几个关键职务,包括2006年任命其为卡库尔军事学院的院长,这所军事学院位于阿伯塔巴德市,是巴基斯坦的“西点军校”或“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作为军事学院的指挥官,本·拉登辗转的藏身之处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距军事学院不到一英里。塔杰是太笨还是与基地组织串通一气呢?
2007年9月,塔杰掌管国防部/三军情报局,取代被提拔为陆军总参谋长的阿什法克·基亚尼(Ashfaq Kayani)将军。塔杰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不到一年,就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去职。布什政府认为,塔杰掌管的三军情报局,直接参与2008年印度位于喀布尔大使馆爆炸袭击事件,并暗中破坏旨在摧毁巴基斯坦境内基地组织的“新雄蜂计划”,在袭击前向恐怖分子通风报信。美国方面认为,塔杰要么无力控制“S”部门,要么欺名盗世,与恐怖分子串通一气。
虽然如此,塔杰仍被提拔担任军中要职,仅次于三军总指挥。如今,一些在孟买恐怖袭击中受害的美国家庭成员,在纽约对塔杰提起诉讼,控告其参与策划孟买恐怖袭击。虔诚军对恐怖袭击策划周密,而且袭击目标,包括令绝大多数美国人丧生的沙巴德犹太人中心(Chabad house),都是经过选择的,作为国防部/三军情报局的长官,塔杰负有监察之责。巴基斯坦裔美国人大卫·赫德利(David Headley),证实三军情报局直接参与到这一次的策划行动中,而美国司法部已收集了大量的电子邮件和和其它证据,佐证赫德利的说辞。
伊斯兰圣战分子渗透到军队当中,引发对巴基斯坦核武器安全问题的持久焦虑。根据一份“维基解密”流出的国务院文件,自2009年9月开始,法国国家安全顾问让·大卫·李维特(Jean-David Levitte)告诉美国驻巴黎大使馆,法方认为该大使馆是不安全的。李维特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敏锐的外交官之一,而他几乎必然是正确的。
可以帮助巴基斯坦军方免受印度和伊斯兰圣战组织困扰的政策众所周知。和衷共济,结束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才是本质。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将孟买恐怖袭击事件放在一边,正试图与巴基斯坦和解,结束两国间的冲突。但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谈判解决相对简单的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争端,在今年五月再告失败,这一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对峙阵地。相对来说更为艰难的克什米尔地区争端,最乐观的情形,可能也需要好些年才能得以解决。
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仅仅在阿伯塔巴德突袭的前两个星期,基亚尼将军在该市的军事学院发表了一场演讲,几乎能让本·拉登亲耳听见。在他的演讲中,基亚尼声称,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集团的后台已被摧毁,军方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显而易见,他错得非常离谱。
布鲁斯·里德尔(Bruce Riedel),布鲁金斯学会萨班中东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助理教授。他最近的新书,《僵局:巴基斯坦、美国以及全球圣战的未来》,已于今年三月出版。点击这里阅读该书部分章节。Click here to read an excerpt.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