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的世界——下篇
让人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使得基地引人注目,但发展跨国网络争取全球圣战的并非仅有基地组织一家。此次上下两篇的耶鲁系列对恐怖威胁作出分析,自9-11以来,恐怖威胁就在寻求结束现代化和亚洲各地多元文化社会之路,挑起宗教间的战火。下篇分析了巴基斯坦的拉什卡-伊-塔伊巴组织(或称虔诚军)的目标。作者史蒂芬•坦克尔(Stephen Tankel)认为,虔诚军最初的目标是将克什米尔从印度解放出来,这一目标得到了巴基斯坦军方和情报部门的支持。虔诚军扩大其覆盖面,对印度发起攻击,招募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乃至如沙特和英国等国家的心怀不满的穆斯林。不久,全球圣战者对虔诚军领导人施加压力,要他们将势力扩大到印度以外。因此虔诚军2008年针对受西方游客欢迎的地点在孟买策划袭击。巴基斯坦可能已经创造了一个怪物:伊斯兰堡任何企图瓦解虔诚军的作为都会带来反弹,在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地区引发其成员的愤怒。——耶鲁全球
9.11后的世界——下篇
拉什卡-伊-塔伊巴组织将触手伸出了巴基斯坦的基地,要在全球进行圣战
Thursday, September 8, 2011
华盛顿:早在恐怖分子空袭美国之前,一个激进伊斯兰组织在巴基斯坦已经开始了对印度的恐 怖活动。拉什卡-伊-塔伊巴组织即虔诚军在2008年11月对孟买的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造成160多人死亡和300多人受伤,国际上因此臭名昭著。之前 许多人认为这一名字有“纯洁军队”意思的激进组织的活动仅限于南亚。然而,9 / 11之后七年,攻击发动之时,这一组织放言其跨国网络跨越几大洲。
像基地组织和许多其他圣战组织一样,拉什卡产生于反苏圣战时期的阿富汗。一开始它是一个 泛伊斯兰主义的组织,致力于发动圣战,取得伊斯兰教的统治地位。但是,印巴竞争以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1989年叛乱相关区域的动态对它造成的影响最大。对 拉什卡的领导人而言,重现哈里发统治地位的道路贯穿整个南亚地区。
虔诚军的重点是对印圣战,解放克什米尔,它得到巴基斯坦军队及其强大的三军情报局(即 ISI)提供的国家支持。十年之内,拉什卡已成为巴基斯坦最可靠的对印度的代理。三军情报局增加对这一集团的支援有几个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虔诚 军当时因其规模小,缺乏天然盟友,所以容易控制。
国家支持使拉什卡发展成强大的军事组织,该组织还将资源引进社会服务行业,作为宣传手段。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它控制了稳固的社会福利和强大的军事基础设施。在这十年中,拉什卡也开始编织其国际网络。
早在1992年,拉什卡组织者开始与对国内不满的印度穆斯林合作,帮助他们建立本土的圣 战运动,并展开小规模的恐怖袭击。到2000年,它在印度拥有了壮大的组织网络,对多种本土圣战团体提供支持,而这些圣战团体为越来越多的爆炸事件负责。 为对此提供协助,拉什卡还在孟加拉国和尼泊尔踏上一脚。虔诚军在这些地方踩上一脚,并不一定是为了满足其哈里发野心,事实是为了支持在印度的攻击。
虔诚军的领导人与波斯湾也有长期联系。与之有关联的沙特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 帮忙扩大网络,在该地区居住的巴基斯坦、印度成员,以及南亚的犯罪集团也是如此。拉什克自上世纪80年代已在海湾地区募集资金。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其捐助基础包括巴基斯坦的散居成员和那些基于共同的沙拉菲宗教身份而给钱的人。招募印度成员去攻击他们的祖国,这方面,海湾是一块沃土,也是支持这类攻击 的理想位置。
拉什卡素来有有招募和训练西方人,尤其是移居英国的本国人。与基地组织不同,拉什卡没有 使用其海外新兵来发动9 -11之前对美及其盟国的袭击。相反,集团的目标包括制定整个欧洲的跨国网络支持,包括筹款和采购军事装备,含有夜视护目镜和在克什米尔使用的监视设备, 促进组织的国际旅行和呼吁,为其募款打造品牌,并加强其对伊斯兰教的解释。
9-11之后,拉什卡开始使用其国际网络及培训机构来促进对美及其盟国的全球性圣战。这包括提供培训和后勤支援来建立组织,培养有抱负的西方圣战者,其中有些人将集团视为通往基地组织的大门。并继续使用许多外国成员来支持以印度为中心的当地经营。
从这十年的中段开始,拉什卡在阿富汗的组织触角日渐扩张。克什米尔冲突在那里的叛乱面前黯然失色,其他组织的武装分子日益增多,在某些事件中,基地组织带动他们攻击巴基斯坦国家。拉什卡的领导人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让集团进一步参与全球圣战。
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出现了,部分目的是为了提高拉什卡在其成员、招募军和捐助者中 的信誉,迫使他们进行大规模恐怖主义活动,其中包括西方国家的目标。孟买袭击事件前一个月,拉什卡领导人也开始在丹麦单方面策划恐怖袭击。在三军情报局施 加的压力下,这起操作被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了,但戴维·黑德利——提出这个想法并被分派监督工作的跨国成员,与接近基地组织的圣战者有联系,他将事件往前推 动。他这样做时并没有脱离拉什卡。
集团仍然活跃在克什米尔,它在阿富汗的存在被认为自孟买以来有所发展,虽然它在阿富汗的 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仍然规模较小。有些成员现在对美作战比对印度有更多的经验,尽管印度仍然是拉什卡领导的首要敌人,拉什卡领导仍然优先考虑克什米尔圣 战,仍然受到巴基斯坦军队和三军情报局很大影响。
巴基斯坦安全机构仍认为拉什卡是其最可靠,最听话的代理,这有几个原因,包括领导层优先 考虑印度中心,放弃攻击巴基斯坦的政策,以及集团仍然更为组织严密的事实。拉什卡成员与军队和三军情报局中人之间长期的人脉关系,提高了这方面的评估。这 两个组织在历史上共享相同的招募群体,许多退伍军人与三军情报局的官员参加了拉什卡,职级从上尉、上校、上校,到某些旅长级别,这加强了这些联系。然而组 织控制被视为孟买前奏。几个三军情报局官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没有证据显示三军情报局或军队的领导层知道事件的始末。
三军情报局自2009年初以来,已收紧对虔诚军领导人的控制,并设法帮助他们重新控制自己的干部。然而,小道消息还表明,基地组织将继续引诱虔拉什卡成员,这两个组织的领导人在对抗巴基斯坦国家的问题上有理念冲突。总之,在暴力方向上,组织内的紧张局势依然存在。
有了国际网络,虔诚军就有了缓解这种紧张局势的方法,即通过发动对美国或其盟国利益的单 方面攻击,但更可能的情况是,集团为联合攻击提供支持。在跨国网络内节点的能力是否能进行未经批准的反西方活动,这方面也有很大顾虑。而更大的忧虑是虔诚 军将要对印度再度展开重大恐怖袭击,导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抗升级。通过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海湾地区,以及印度的网络,集团拥有多个地点支持印度武装分子 进行本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如果巴基斯坦打击拉什卡的国内基础设施,这些网络可以在许多国家或巴基斯坦本身爆发出来。
目前要打破该集团的军事体制的努力并不明显。只要其在巴基斯坦和跨国网络的基础设施仍然存在,拉什卡对国内外仍然是个威胁。
斯蒂芬•坦克尔是美国大学助理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访问学者,他的新书是《攻坚在世界舞台:拉什卡-伊-塔伊巴的故事》
2011年耶鲁全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