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核武器诱惑
韩国总统李明博本周在华盛顿获得的热烈欢迎,再次确认了韩美之间亲密的同盟关系。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国就一直依靠美国来防范朝鲜的威胁。但首尔和平与合作研究所(Institute for Peace and Cooperation)高级研究员李炳哲(Lee Byong-Chul)指出,随着美国经济衰退、中国成为东北亚崛起的大国,韩国人,尤其是其保守派日益质疑韩美同盟的持久性。20世纪90年代,李曾供职于两任韩国总统的外交与国家安全政策规划班子。朝鲜没有遵守维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协定,而韩国人也饱受不对称军事发展态势的困扰,尤其是考虑到其技术实力远在朝鲜之上。一项防止核扩散政策有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它不应当被视为理所当然、不予理睬。李敦促美国对韩国加强外交联系。——耶鲁全球
韩国的核武器诱惑
韩国的强硬派担心美国衰落,推动核武器发展
Friday, October 14, 2011
首尔:仅仅十年前,在韩国谈论核选择(nuclear option)还会招致强烈的谴责。有一段时间,任何以官方形式表达的在韩国发展核武器的观点,都被视为政治和外交自杀。上述政策曾长期受到美国国防和外交精英们的欢迎。但随着美国持续陷入经济困境、全球影响力衰退,韩国为自己失去了这个核保护者的关照而忧心不已。
这助长了韩国主流媒体和保守派政治家之间日益高涨的声浪:他们呼吁检讨韩国“无核武器”(no nuke)的誓言。强硬派们遵从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战略,指出韩国的未来在于用核武器武装国家。于1979年遭暗杀的朴正熙生前是发展核武器计划的衷心支持者。从表面看,强硬派们富于挑衅性的主张是有说服力的。这场争论吸引了大量专家参与其中,他们所讨论的绝不是一场媒体心理剧(media psychodrama),也绝不是有关遥远未来的传说。其中所涉及的韩国的未来正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这样说理由有四。
第一,各个愤怒的右翼组织一直在呼吁韩国的李明博政府废除1992年签署的《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Denucleariz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其理由是敌对的朝鲜已经破坏了该协定。2002年,作为对朝鲜拒绝停止其浓缩核燃料计划的反应,布什政府宣布1994年签署的《美国和朝鲜核框架协定》(Agreed Framework)无效,这其中包括一系列美朝关系正常化步骤。因此,1992年的协定已经沦为一块在黑暗的橱柜里招惹灰尘的牌匾。
这些右翼组织认为,紧随朝鲜充满挑衅意味的核试验,韩国应当发展核事业。作为这一主张的大力倡导者,他们无视上述协定的第一项条款:“韩国和朝鲜将不试验、不制造、不生产、不接受、不拥有、不储藏、不部署、不使用核武器”。这些愤怒的极端主义者一直怀抱用核武器武装韩国的希望。
显然,顽固的朝鲜政权施行的诸多威胁和侵犯行径已经为韩国鹰派们违反这一条款的承诺提供了大量口实。
第二,朝鲜于2006年和2009年进行的核试验改变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逻辑,开启了一个以军事态势不对称为标志的新时代。一旦发现朝鲜实际拥有核弹头,韩国会认为自己不得不独立地获取一种威慑性的武器储备,尽管美国承诺对其施行核保护伞政策(nuclear umbrella policy)。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可能会导致韩国重新考虑僵化的无核化相关政策——这是一项需要强有力杠杆的任务。
为此,如果受到足够的威胁,普通的韩国人将不再对发展核力量持不情不愿的态度。尽管首尔方面眼下还没有发展核武器力量的野心,但也不是不可能从根本改变现有的看法。由于缺乏替代性方案,明智的做法将是不要将韩国的无核政策视作理所当然、不予理睬。讽刺的是,越来越多的韩国人仍旧生活在一个认为核武器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柏拉图式洞穴之中——这恰恰是朝鲜所坚持的偏执思想倾向。
第三,从纯粹的政治操作角度看,明年如火如荼的选举期可能让韩国发生意识形态上的争论,结果可能使韩国发展核武器。极端保守的专家们声称:除朝鲜外,长期搁置的六方会谈(Six-Party Talks)的其他五个成员国一直在采用错误的方式。据此,他们可能会要求2013年2月任期届满的李明博赋予下一任总统政治空间和外交支持,使其能够制定一项核武器计划。这些强硬派认为:在核武器结构不对称这个背景下,恰当的回应方式应当包括做出共同努力,使威慑模式完满地保护首尔的各防御网络。在没有现成的成本收益分析的情况下,许多首尔民众也模模糊糊地认为,要求拥有核武器能够成为国际政治世界中的一项安全保障政策,也可以纠正几十年来的历史错误。他们指出,事实上,基于国内政治的原因,韩国领导人们过去常常持有与华盛顿相左的大胆立场,以防自己看起来像是美国的哈巴狗。但听命于美国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要理性地评价此等选择,关键要看韩国打开名为核武器计划的潘多拉之盒的意愿和实践能力。韩国的一位工程学教授曾指出:如果国人赞成,韩国在技术上有能力在六个月之内生产出一项核武器。
第四,韩国的无核化政策根本上取决于韩美之间的良好关系。不幸的是,韩美同盟正在破裂。美国并未巩固两国的相互伙伴关系,反而公开支持将韩日之间聚讼不已的水域称为“日本海”,而不是“东海”。在修订争议重重的《韩美原子能协议》(2014年到期)过程中产生的尖锐分歧,可谓两国之间又一不断扩大的裂痕。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已不再绝对信任美国会支持自己。上述看法的改变是韩美两国历时50多年的同盟关系发生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的结果。这并不意外。
尽管韩国无法公开与美国决裂,但有理由在自身和美国这个长期资助者之间设置一定距离。一些激进主义者甚至坚称:理解各种事态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它们,尽管这将给美韩关系造成严重危机,并为朝鲜半岛带来灾难性局面。上述支持谋求核武器的未经深思熟虑的言论不必要地扰乱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贪得无厌地追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会使处于休战状态的朝鲜半岛变成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上述观点并不旨在将朝鲜核武器带来的既存威胁最小化,而是呼吁要以审慎的态度和行动来消除核威胁本身。
假如美国引导地区事态的能力正明显减弱,而其国力的下降不利于该地区的协调和发展,那么美韩两国必须就其同盟的未来发展方向达成一致。美国必须更加注重与韩国的外交联系,并传达这个无以言说的真相:是时候让韩国停下脚步,不再追寻一个前超级大国的幽灵了。
要说服韩国相信,它能通过核武器来保护自己,就无异于蒙骗民众,让他们认为自己仅靠喝水就能过活。但与水不同,核武器与人的存续几乎没什么关系。
李炳哲,首尔和平与合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3至1999年曾供职于韩国总统金泳三(1993-1998)和金大中(1998-2003)的外交与国家安全政策规划班子。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