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将国内的硬实力转化为海外的软实力
中国强硬的政权正努力打造软实力,让主导影响的西方媒体和文化忧心不已。记者秦家骢解释到,中国政府正采取步骤,补救问题。一个成功的例子是超过300所孔子学院的建立,许多孔子学院与大学合办,在差不多100个国家里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中国还投资数百万,加入国际媒体的竞争。本周,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在其华盛顿的演播厅开播。但软实力很棘手,很少完全符合官方立场。就此而言,美国中国都一样。软实力源自于生气勃勃的市民社会,有思想,有创意的自由和创新,而不是民族主义、言论审查或对民主价值的痛恨。政府政策为学术、艺术和经济自由提供背景和保护。秦家骢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在软实力问题上咄咄逼人,但在香港这个大多数人似乎更认同前英国殖民者而不是中国的地方,中国采取了守势,显得缺乏安全感。软实力本质上是民主的,因为全球的观众才是最终的仲裁人。——耶鲁全球
中国:如何将国内的硬实力转化为海外的软实力
从孔子到有线电视,中国动用一切资源来赢取人心
Wednesday, February 8, 2012
香港:当世界为中国的崛起惊叹,又或可能害怕时,北京在自己的盔甲里看到严重的弱点:缺乏软实力。西方虽然经济陷入困境,但还是拥有充分的软实力,其文化主宰便是明证。在中国的担忧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对政权稳定性的恐惧。
胡锦涛主席在一月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
中国很认真地应付这场文化战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从元旦开始,中国34个卫星频道里三分之二的娱乐节目,包括游戏、相亲和明人访谈节目,都被视为“粗俗”,需要撤下,多出来的空档用于播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节目。
对外,中国在96个国家设立了超过300所的孔子学院,有超过350个教室。其中许多与大学合办,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2010年,中国制作了一个宣传片,以篮球明星姚明和香港富豪李嘉诚等名人为主角,打造中国形象。
中国正投入数百万的经费,主要通过国家控制的新华社、旗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还有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CCTV),让自己的影响扩散到世界所有的角落。CCTV从本周开始在其华盛顿的演播厅播出节目。
中国的方式凸显了矛盾。从定义上看,软实力基本上就是市民社会的结果。例如,美国文化就是在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和牛仔裤等产品上体现出来的,而这些产品都不是政府创造的。中国政府在努力制造软实力的同时,压制市民社会的主要部分。
再者,中国跟世界的其它部分不太同步。它拒绝西方的普世价值,例如民主与人权,但除了引用传统儒家价值外,并没有其它替代物。
共产党在去年十月发表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冗长文件,承认需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除了如“民族振兴的精神”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口号以外,它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做法。
中国严格的审查制度名声在外,很可能损害它在海外媒体组织中的发展,因为没有什么观众愿意忍受政治宣传。
中国官方频道的观众将想要知道,它的记者是否会客观报道中国的发展,包括那些政治敏感的方面,抑或他们还是要听党的话。CCTV或新华社会报道逮捕、审判人权活动人士或者他们消失的新闻么?他们会评论高智晟律师的案件么?高律师被关到新疆的监狱,原因据称是违反了假释的条件,但在过去的20个月里他显然都是被安全人员所拘押。
这些使用粗暴权力的案件让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受损,如果中国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北京加强其软实力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渴望加强自身的影响力,但同时不让自己的人民享受在别处被视作理所当然的权利和自由,这矛盾甚至影响到中国在自家后院的位置。1997年,在经历了150年殖民统治后,香港回归中国,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北京使尽浑身解数来赢取香港七百万市民的人心。例如,2003年,中国的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从太空回来后,被派进行全国巡游,第一站就是香港。2007年,为了庆祝回归十周年,北京送给香港一对大熊猫,虽然该市已经有一对了。还有2008年的奥运会,马术项目就在香港举办。
尽管如此讨好,香港的许多市民仍然不喜欢跟中国的联系。事实上,香港大学最近的调查发现,自称香港人的市民的数量是自称中国人的两倍。
中国政府对此很不高兴。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发言人郝铁川称该调查 “有欠科学”、“没逻辑”。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也就是该调查的主持人,成为了亲北京报纸恶意攻击的对象。
这样的民意调查并不是第一次了。钟庭耀自1997年以来就定期地进行这样的调查,报告指出香港人对中国的身份认同有起有伏。在最新的调查里,钟庭耀指出,对香港的认同是十年里的新高,而对中国的认同则是十二年里的新低。
要明白为什么香港如此抗拒中国的魔力,北京也许可以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去年,当副总理李克强访问香港大学时,身为客人的他却坐到了校长的位置上。三个想接近他的学生被警察扑倒在地。由此引发的愤怒盖过了李克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尝试。
钟庭耀坚称,民意调查是学术研究,与政治无关,不愿意卷入跟批评他的人的争论中去,认为那是“文革式的谩骂和污蔑。”
但是,批评他的人毫不留情,指责他试图引导香港人否认他们是中国人,接受“政治脏钱”,跟一个被怀疑是英国情报人员的人有联系。钟庭耀说他从没见过这个英国官员。
宋小庄在《中国日报》撰写评论,指调查的结果不可靠、没价值、危险。他在结论中说,“这样的歪曲调查不应该享受所谓的学术自由,”“如果公众利益是首要的,那么学术上的废话就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面对这样对学术自由、香港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的攻击,香港政府必须小心从事。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否认中央的干预,说“任何人都可以就不同事务发表意见,”仿佛北京在香港的发言人不过是另外一个言论自由需要保护的个人。
谭志源继续说到,学术自由受基本法这一香港小宪法的保护,是“香港所珍视的重要社会价值。”他说,政府一直努力维持一个环境,“让学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从事学术活动,例如研究和调查。”
为了加强在香港的爱国情绪,北京敦促把“国民教育”加入中小学课程。郝铁川这一中方官员坦白承认那是洗脑教育,但又说那是所有国家都在做的事。
当然,北京是香港的主权所在,当像熊猫和宇航员这样的甜头达不到目的之时,北京可以施以重拳。但如果中国想通过软实力加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它必须确保要内严外宽。
秦家骢是驻香港的记者和作家。其著作《秦氏千年史》最近出了平装版。他的推特是 @FrankChing1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