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问题挑战印度
尽管国际社会一致同意伊朗发展核武器不利于中东稳定,各国对西方号召制裁伊朗的反应突显出各国不一样的外交手段,特别是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分别是全世界第四大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中国明确地把国内利益和能源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强调保护国家主权胜于国际决议。伦敦国王学院哈什•V•潘特解释说,非常任理事国印度希望伊朗处理来自联合国核能检查部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怀疑。在这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中,任何执政党都不得不保持能源价格低廉,否则都有竞选失败的风险。然而制裁的失败会带来军事行动或者更多的影子战争,如同新德里以色列大使馆汽车爆炸那样,尤其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创造了一种新的力量平衡。这些局势威胁着全球安全,迫使新兴大国选择自己的立场。——耶鲁全球
伊朗问题挑战印度
面对伊朗、逊尼派与什叶派关系及国内政治,印度像走钢丝般谨慎
Friday, February 17, 2012
伦敦:报道传出,伊朗 已经开始在位于纳坦兹(Natanz)的主要铀浓缩设施运行新一代离心机,伊朗在全球的孤立态势增强,印度成为最后一个坚持与伊朗维持密切关系的大国。西 方希望印度加入西方对德黑兰的贸易制裁中,并接受它的全球责任。但是印度对西方压力的抵制突显了印度的外交政策与其国内关切之间具有多么密切的关系。失去 伊朗石油,无法提供燃油津贴,这会对执政的联合政府的选举结果造成影响。2月13日在新德里发生了一起针对一名以色列外交官的爆炸事件,事发后特拉维夫马 上指责德黑兰和它的代理人,这已经给印度的决策者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
同时,伊朗先发制人,威胁称如果西方启动从今年夏天开始的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的话,它将停止向六个欧洲国家输送原油。在周三的演说中,伊朗总统宣称有意与其他国家分享核技术。
印度在公众面前保持着勇者的姿态,然而它越来越担心伊朗的举动会让印度成为伊朗对阵以色列和西方这场受人挑唆而起的战争的战场。同时,印度热衷于维持与伊朗的关系,因为他们都希望在未来美军撤离阿富汗后阻止塔利班接管阿富汗。
印度商务部部长迅速强调称,新德里和德黑兰之间的贸易不可能受到近期事件的影响。按行程安排,一个庞大的印度贸易代表团将于3月前往德黑兰,探讨出口贸易合作,据估计年贸易额将超过100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印度的反 应一直是低调的,但是新德里正做准备让自己应对伊朗不断增强的孤立态势带来的挑战。沙特已表示可以向印度多出口石油来弥补其从伊朗进口的不足。但是,印度 反对美国和欧盟的单边制裁,尤其反对土耳其阻止印度使用中介银行向伊朗支付每年120亿美元原油出口款。美国决策者已警告新德里,如果新德里用任何方式帮 助伊朗走出艰难的经济局面,新德里将面临美国的制裁。
印度12%的石油从伊 朗进口,伊朗是继沙特之后印度的第二大石油供应国。印度财政部长斟酌了国内和对外政策的交叉部分,暗示道因为在国家的选举年,要避免激怒民众,就要继续实 行石油津贴,而预算赤字已经不断增大,所以印度不可能“急剧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在2005年印美民用核协议的框架下,印度和美国开始转变他们之间的关 系;该协议把印度纳入全球核秩序之中。由于美国热衷于试探印度的衷心,伊朗成为了一块试金石,印度时不时地被要求通过测试来取悦美国的决策者:在国际原子 能机构关于伊朗核计划问题上,印度被要求跟随华盛顿的行动,以示对美国的衷心。布什政府表示,如果印度投票反对2006年2月美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上提出 的关于伊朗的动议,美国国会将可能不批准印美核协议。最终,印度在2006年2月与26个其他国家一起投票,将伊朗交由联合国安理会处理。尽管如此,不少 国会成员还是要求华盛顿以新德里断绝与德黑兰所有军事关系作为核协议的前提条件,但是这一要求被布什政府拒绝,因为这样会让印度方面放弃核协议。
与此同时,印度左翼政党也养成了一种对等的嗜好,把伊朗问题作为印度“战略自主”的象征和迫使新德里奉行意识形态上的、反对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尝试。
这些趋势在新德里和华 盛顿持续存在。虽然在横流中穿梭,印度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官方立场大体上是一贯的。尽管印度主张伊朗有权发展民用核能,它坚称伊朗应当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 伊朗遵从核不扩散条约情况的怀疑做出澄清。印度跟西方国家一样,认为伊朗的核野心对中东的稳定不利。有据可查,印度总理称核伊朗对印度国家利益不利。但是 新德里不能仅仅通过伊朗和以色列的竞争来看待伊朗的核野心,那是西方常见的做法。印度作为一个有着相当多逊尼派和什叶派人口的国家,必须从更宽泛的角度来 考虑这个问题,包括伊朗核运动煽动阿拉伯和伊朗以及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竞争。对于德黑兰来说,它的核野心是对逊尼派巴基斯坦和逊尼派沙特双面包围什叶派 的回击,它将结束以色列在本地区的核垄断。
2010年1月印度总理访问期间签署的利雅得声明要求伊朗“消除地区和国际社会关于它的核武器计划的怀疑。”印度甚至同意了阿拉伯关于建立一个无核武器的中东的号召,这个提议传统的目标是以色列,但是越来越针对伊朗。
印度有它自身的能源兴 趣,并且希望在伊朗能源领域增强它的存在。由于能源需要快速增加,新德里自然而然因其在伊朗的边缘化而感到不安。几年来西方的制裁已经让中国公司在伊朗的 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扎根,近几年签署了数额达400亿美元的合同。中国公司为伊朗带去了急需的外国资本,中国的国有石油贸易公司很可能是西方对伊朗石油出口 实行禁运的主要受益者。
北 京与伊朗的经济合作不断增加,而印度在伊朗的存在正在缩小,因为诸如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等公司,部分出于西方压力,已经撤出伊朗,另外一些公司已搁置他们的投资计划。印度尽职地对伊朗实行联合国政策,经常因此损害他的 能源投资。然而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帮助联合国形成对伊政策,不用大费周折就能够维持它在伊朗的能源合作。
如 今新德里在中东面对的战略现实是印度在阿拉伯海湾有重要的利益需要保护。由于逊尼派阿拉伯政权和伊朗之间的局势不断紧张,印度在阿拉伯世界更大的利害关系 将继续抑制印度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德里接近德黑兰依旧受到伊朗内部力量斗争、伊朗与阿拉伯邻国愈发紧张的局势、以及伊朗对全球核秩序的继续反抗的 限制。
德 黑兰在炸毁新德里以色列大使馆汽车事件中据推测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把印度作为这种袭击事件的发生地,都进一步对印度施加压力,限制与伊朗的贸易关系。然 而,鉴于邦内和全国选举前国内的政治形势、增长的能源需要、以及美国离开后阿富汗的空虚,新德里近期内完全放弃德黑兰的时机还未成熟。
哈什•V•潘特是伦敦国王学院教师。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