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真在变暖且后果严重——下篇
气候变化的反对者宣称,从化石燃料向可替代性能源的转变是多余的,或者宣称这种转变对经济而言代价过于昂贵。然而,气候变化的代价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查查瓦庞潘(Pavin Chachavalpongpun),在本期耶鲁全球上下篇系列评论文章的下篇里提到,制造商们正在考虑将产业撤出泰国、撤出那些受洪涝灾害以及其他跟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的国家。泰国2011年的洪灾让250家外资工厂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的硬盘驱动器、汽车零部件及其他电子产品价格随之上涨。将气候变化纳入考量因素,会激励生产方式的创新和供应链战略的创新:增加存货、工厂选址多元化、配售场地紧邻市场、避免在洪水易发区域或其他气候条件可能对生产不利的区域设址。巴温写道,在大规模的洪涝灾害爆发以前,“泰国曾经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国度,作为投资的首选,她拥有极为发达的基础设施、推行自由企业经济、政策普遍支持投资以及强劲的出口业。”泰国的政治家们,拒绝在防御洪灾的政策上进行合作,加剧了洪水的破坏性。因此,投资者和工商企业在工厂选址上面,会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避开气候灾难频发及政治内斗严重的国家。——耶鲁全球
全球真在变暖且后果严重——下篇
企业重组泰国和周边国家的供应链体系,试图避开气候变化影响
Friday, April 6, 2012
新 加坡:随着泰国进入雨季期,观察滚滚乌云的,除了农民,还有工厂主和工人。与农民翘首企盼雨水浇灌田间幼苗不同,工人们担心破坏性的洪水会随之而来,淹没 工厂。2011年的洪涝灾害,淹没了250家工厂,造成20万人失业,使电子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的全球供应链发生断裂。尽管泰国政府准备抗洪计划,但国外厂 商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他们正重组供应链体系并寻找替代性的生产地点。
回 顾过去,泰国90个省中,有26个省深受洪水泛滥之苦。在大城省和巴吞他尼省及周边地区,不少本田、丰田、五十铃、尼桑和福特的汽车装配厂和零部件生产 商,在洪水肆虐中遭受极大损失,世界汽车市场深受影响。由于洪水所导致的汽车零部件短缺,泰国的汽车生产近期内当然也受到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泰国作 为该地区汽车生产基地的影响并不明显。
当 地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中,有近10%的汽车零部件来自于该国受洪水影响的地区。丰田汽车、泰国汽车联盟、三菱汽车、尼桑汽车,全部依赖于这一特定地区的汽车 零部件生产商。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的行业发展报告称,原始设备制造商在将来可能会考虑用一些代工厂,来增加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储备以及重新探索准时制生产方 式流程。
新 的生产模式必须探索一种多源采购战略,不仅是从不同的供应商处采购,同时也要从不同的地区采购,也就是说,原始设备制造商向那些很少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地 区进行投资,降低供应链受气候灾害影响的风险。例如,丰田汽车最近宣布,计划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拉横新建第二个生产工厂,该地的气候一直有着良好的记 录。同时,作为生产基地多元化的一部分,丰田公司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东南亚的工厂,还将扩大北美工厂的产能,满足出口需求。
制造商们对泰国或其他疲于应付气候变化挑战的地区失去信心。
与 此同时,泰国的洪涝灾害使得传统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的成本抬高,至少从短期内会是这样,因为制造商们努力克服受损的工厂和供应商带来的困难。从2011年底 到2012年,硬盘驱动器供应相对短缺。从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到媒体播放器、有线电视机顶盒、独立硬盘驱动器,这些产品的供应量和价格都已经受到了影 响。
有 分析人士预测,洪涝灾害使得供应不足,投资费用高居不下,这意味着硬盘驱动器价格上涨,整个行业已经发生连锁反应。计算机制造商受限于供应能力,将不可能 生产跟预期销量一样多的系统。因此,除了提高计算机的销售价格,这些制造商们没有其他办法来完成收益目标。举个例子,如果硬盘驱动器的供应量受限,意味着 计算机制造商只能生产原计划系统数量的85%左右。制造商只有将这些系统的价格上调11%-25%,才能保持同样的收益水平,才能继续让公司的投资者满 意。然而,这是在硬盘驱动器这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之前。如今,硬盘驱动器的价格已经上涨10%,导致低利润产品的价格差不多上涨20%。因供应限制而带来 的成本和收益压力,使得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从去年以来一路上涨,尽管涨幅现在还不是很明显。
尽 管洪水已经退去,但这并不代表硬盘驱动器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只需要走回加工厂,打开开关,就能恢复运作。由于公司还在修复并得更换昂贵的生产和加工设 备,因此,不少生产设施仍不能运行。这也就意味着,在洪水退去后,硬盘驱动器将持续短缺,而制造商们将投入大笔成本,让工厂恢复运行。
至于此事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报告估计,泰国生产基地被毁坏的资产损失约为130亿美元,生产损失约为227.5美元。尽管从短期来看,由于重建被毁的工厂,外国直接投资或许会流入泰国,但从中长期来讲,投资者的信心将可能下滑。
投 资者们很可能再次审视他们的投资环境,将泰国的洪水及其他自然灾害风险纳入考虑范围。结果就是,目前在泰国还继续运转的生产设施,可能会减产或全部关闭, 而新的投资将会减少,尤其是该地区还有其他像马来西亚和越南这样具有吸引力的国家。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泰国曾经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国度,作为投资的首 选,她拥有极为发达的基础设施、推行自由企业经济、政策普遍支持投资以及强劲的出口业。
为 了重建投资者的信心,泰国在总理英拉•西那瓦的领导下,向国会提议拨款42亿美元用于灾后重建并提出预防洪灾的多项举措。尽管日本许多顶尖企业包括本田汽 车和丰田汽车在泰国洪水过后,下调了预期利润,并关闭当地的工厂,英拉还是试图安抚投资者:对于企业来说,泰国仍是安全的。事实上,英拉甚至在3月初访问 了日本,主要目的就是恢复日本投资者对泰国的信心,尤其强调再次发生洪水时的具体防洪对策。
对 英拉政府来说,这种灾难防控的对策太少也太迟了。英拉宣布自己日本之行取得丰硕成果,却忽略关于许多日本大公司因泰国洪水被迫中断生产后,可能想花费更高 的成本在泰国的周边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建厂的报道。本田汽车的首席财务官池文彦(Fumihiko Ike)表示,本田公司希望泰国政府能够改善包括排水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然而,该公司正准备在泰国周边国家建厂,以对工厂进行灵活性管理。本田公司坦 承,多元化投资需要重新审视:不仅要在泰国境内为避开洪水易发区域而进行多元化投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国家进行多元化投资。
与此同时,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 CIB)驻东京首席日本经济学家关户孝洋(Takahiro Sekido)表示:“公司决策层在洪灾后意识到生产集中的风险。尽管泰国确实是理想的投资天堂,但此前投资泰国的热火朝天的趋势将会降温。”
毕竟,外国投资者所要考虑的,不只是大自然中具有破坏性的洪水,还有“政治洪水”,因为泰国政治舞台上各方人马利用洪涝灾害来打击竞争对手,导致必要的合作总是搁浅,解决洪灾的最快捷的方法总被拖延。
巴温•查查瓦庞潘(Pavin Chachavalpongpun)是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