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全球经济

一周的全球磋商井然有序:二十国集团劳工和就业部长级会议在墨西哥召开、针对就业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八国集团在戴维营就欧元区改革问题达成了共识;北约在芝加哥举行会议、为从阿富汗撤军做好准备。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息息相关,但是他们各自的困难也削弱了他们拯救全球经济的能力:欧洲必须处理希腊、西班牙及其他成员的巨额债务和失业问题;中国正为经济放缓、通货膨胀以及经济泡沫而忧心;日本正努力地摆脱海啸和核灾难的创伤;美国则希望在投资了两场漫长战争之后重振发展势头——之前的战争投入也并没有起到稳定中东或和中亚的效果。经济学家马努•巴斯卡兰(Manu Bhaskaran)特别敦促道,二十国集团要采取行动,增加石油产量、刺激财政发展、克服财政恐慌。要摆脱世界危机,各国就必须采取大胆进取、协调一致的全球性策略。——耶鲁全球

危机中的全球经济

中国、欧洲、日本、美国(共占全球经济的70%)需要二十国集团迅速采取干预措施
马努•巴斯卡兰(Manu Bhaskaran)
Monday, May 21, 2012

繁荣与萧条:希腊人急于从银行取出存款,希腊面临着退出欧元区的混乱局面(上图);中国房地产泡沫危害经济发展。

新加坡:北约撤出阿富汗后如何保证当地安全?关于这个问题的商讨是至关重要的,北约今天就在芝加哥对此展开了会谈。但是目前世界正面临着更为迫切的危机,这要求二十国集团国家必须立即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几 股危险趋势相互交织,共同威胁着全球经济。事实上,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量几乎同时出现了问题:欧元区正面临多重压力;中国经济步伐放缓,令人担忧;日本 经受了三重灾难,而灾后恢复工作又因为能源不足而步履蹒跚;另外美国的经济复苏进程也似乎停滞不前。因为主要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这些风 险的强度会相互叠加,并远远超出单个风险的破坏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球层面上采取迅速的、协调一致的措施。
 
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量正面临风险。虽然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作出一些预测:
 
首先,欧元区将会遭受比预期更深的经济衰退,此外还会面临大规模的金融动荡和巨大的政治不确定性。
 
希 腊面临着退出欧元区的混乱局面,而欧元区发展螺旋下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危机之后的去杠杆化措施和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产生了联合 效应,其结果远非经济衰退这么简单。随之产生的政治风波使得政府越来越难以坚持能够暂缓危机的救助计划。由于背后存在着很多尖锐对立的政治矛盾,救助计划 的制定需要各方妥协,本身也很复杂和脆弱,如果计划的一个方面未能兑现,那整个计划可能就全盘皆输了。目前看来,希腊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为救助计划提供合适 条件的政府,而希腊违约并退出欧元区的危险也不是没有可能。
 
该 地区其它的经济体也出现了财政问题,引人关注。西班牙多家陷入困境的银行需要注入资本,西班牙还要限制公共赤字和债务,这些压力让西班牙风雨飘摇,而人们 担忧的对象已经从相对较小的希腊和爱尔兰等国转移到了不那么容易救助的大国。法国未经考验的新总统要求对欧元区救助计划的关键部分重启谈判,与此同时,意 大利技术官僚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形下,危机很有可能蔓延到更大的经济体,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政党在地区选举中受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危机还可能导致欧元区崩溃的种种更加极端的状况,而这些在几周前似乎都不大可能出现。
 
第 二,中国经济是全球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大幅放缓了。四月份的经济数据震惊市场: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零售以及出口业务的发展势 头迅速衰退。内需和外需的下降速度比预期的更大。金融市场仍然将扭转经济局势的希望寄托于坚定的货币和财政措施,但是这将会以失望而告终。这是有充分理由 的: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回旋余地有限,与2008年不同,目前的经济挑战不仅来源于放缓的发展速度,而且也来自于通胀压力和投机行为,尤其是在造成经济失 衡、并引发公众不满的房地产领域。中国的决策者知道,在不成熟的情况下放宽政策可能会重燃这些风险。2008年4万亿元的大规模政策调整不会重现。
 
第 三,美国经济复苏进度迟缓,甚至更糟,因此极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如全球市场再次陷入财务困境,或者欧洲和中国等主要出口市场出现疲软等。美国已经为可 持续的经济复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信贷条件放宽、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增长、住房市场触底、失业情况好转等。然而,最近的数据却使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持久性产 生了疑虑。除此之外,美国就业增长仍然乏力,家庭收入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增长,而且消费需求(占到了经济的70%)基本上是靠降低储蓄率维持的,这是难以持 久的。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经济难以承受来自主要贸易伙伴的潜在冲击,也难以应对痛苦的财政调整,但是这些他们迟早都要面对。美国经济不会陷入另一次衰 退,但是它也不会享受到蓬勃发展的经济状态。
 
第 四,日本的经济复苏存在风险。2011年初日本遭受了三重灾害,而核电的损失又很可能会阻碍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因为关闭了核电厂,在3月份刚刚结束的财 政年度中,日本的供电总量下降了7.6%。核电厂的关闭对关西地区的影响格外严重,日本的几个生产中心都坐落在这里,如大阪,京都和神户等。此外,政府想 通过提高消费税来解决庞大财政债务的计划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第 五,这些不良趋势不会孤立发展。相反,它们会彼此强化并以超出预期的速度缩减全球需求。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同时削弱了,而且主要经济体会将各 自的主要贸易伙伴拉下水,这也是一大风险。这次危机与亚洲经历过的1997-1998年金融危机有所不同,现在,衰退的经济体不能再依赖强劲的国际需求来 恢复经济了。2010年,主要经济体一共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70%(63万亿美元)。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规模非常庞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联系也非常 密切,一旦一个国家出现了危机,那么其他国家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为了扭转衰退势头,我们需要制定协调一致的全球政策,实质性的政策回应是必要的。某个国家单独采取行动会存在通胀风险和货币危机,而且单一国家会受到巨额债务的制约。二十国集团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发活力、重拾信心:
 
首先,各国必须同时采取财政刺激政策:财政强大的经济体——如德国、中国以及石油出口国——可以挑起重担,而出现财政危机的经济体则可以循序渐进、逐步削减财政赤字。
 
其二,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对金融恐慌的防御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元区稳定基金等防火墙应该大幅度扩展,来说服金融市场接受那些面临危险的欧元区经济体,甚至包括那些较大的经济体。欧洲银行部门日益窘迫,应该提出一个明确的方案来帮助它们进行资本调整。 
 
其三,新兴经济体应该同时放宽货币政策。
 
其四,石油出口国需要作出坚定承诺,保证增加石油产量、促使油价下跌,以拉动全球需求。油价下跌也将有助于抑制通胀,使上述经济扩张政策实施起来更加方便。
 
总之,全球经济存在着螺旋式下降的风险,只有强劲有力、协调一致的全球性政策才能避免重大危机的降临。

马努•巴斯卡兰是新元集团(The Centennial Group)的合作伙伴。作者将在文章发表一个星期之内回答读者问题。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