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关系冷淡,北京无动于衷

中国对改善对韩关系表现出强烈的漠然。韩国的外交和外贸部已成立了一个聊天室,征求公众对改善关系的意见,但兰德公司的中国专家斯科特•W•哈罗德对新的外交政策方针表示悲观。他列举了广泛的政策上的分歧。韩国希望最终与朝鲜统一,而中国担忧以南为首的统一、忽视朝鲜的好战性,支持现状并将之视为通往稳定的途径。北京还挑起了历史问题,增加了首尔的顾虑。六月,中国声称长城比以前所认为的延伸得更远,古代城墙延伸到朝鲜半岛。对渔场的争执始终是个对抗源头。然而,斯科特说,韩国人往往为冰冷的关系责怪自己的政府。韩国主要的总统候选人们准备尝试更多的接触,而中国将不需要有太大的改变。 ——耶鲁全球

首尔关系冷淡,北京无动于衷

韩国人为恶劣关系谴责本国政府,而中国坚持己见
斯科特•W•哈罗德(Scott W. Harold)
Tuesday, August 14, 2012

进的邻居?韩国的政治家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即使韩国海岸警卫队正设法牵制黄海的中国渔民,2010年12月

华盛顿:7月3日,韩国的外交外贸部在部门主页上设立聊天室,向社会公开征求如何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政府向市民寻求建议,在与中国建交二十年后,如何与中国交往,这充分说明关系已经糟糕到何种地步。

当然,在许多领域中韩关系已经开花。自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急剧扩张,从1992年的约60亿美元发展到 2010年的近1900亿美元。旅游和教育领域的交流也发展迅速。然而,与韩国的希望背道而驰的是,扩大与中国的经济文化关系并没有令中国给予首尔外交政 策更多的优先权,这导致外交部寻求对华交往的新途径。

迄今为止,在对华关系的很多辩论上,韩国忽略了中韩基本政策的差异,而将重点放在相对次要的问题上,比如任命谁为朝 鲜驻华大使,或是韩国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消极态度也许会损害首尔对北京的影响力。然而,中国对韩政策是由更实质的问题驱动的,包括维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或 北朝鲜为战略缓冲区,对中国自己的政权稳定及其边界合法性的疑虑,中国消费者对海鲜日益增长的需求。鉴于政策根深蒂固的分歧,中国对韩在过去两年的姿态如 此明确,受网络投票启发的政策边缘的调整似乎并没有导向双边关系的重大改善。

中国关于长城的说法。放大图片

近年来,中国已多次表明决心,保护朝鲜作为战略缓冲区。2010年3月,中国的朝鲜盟友发射鱼雷击沉韩国海军护卫舰 天安。首尔要求北京严惩北韩的行动,却遭拒绝,这激怒了许多不赞成北京对朝承诺之郑重的韩国人。北京没有谴责朝鲜,而是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当美国和韩国宣 布计划在黄海举行海军演习,阻止朝鲜进一步侵略时,中国的做法仿佛自己才是受害方。中国通过外交威吓,试图阻止“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进入黄海,尝试 对韩国海域的外国军事活动采用一票否决。平壤在对韩最初袭击八个月后,又炮击延坪岛,造成两名韩国海军陆战队员和两名平民身亡,在这一暴行后,中国再次拒 绝批评朝鲜。

 

同样的战略动机导致中国追捕在本国境内的朝鲜难民,将他们遣返朝鲜,以防止大批人员外流危及平壤,这一做法激怒了韩 国人。最近中国拘捕一群韩国活动家——这些人支持从朝鲜运送逃亡人员的地下铁路,据报道说对他们进行电击拷打,指责他们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尽管北京不鼓励 韩国的人权活动家在中国活动,但北京最近同意12万朝鲜劳动者在中国东北地区工作,意味着会有更多活动家被潜在的叛逃人员所吸引而来到该地区

北京用可疑的历史说法来证实边界,为确保领土边界而做的行径,激怒了韩国。2012年6月,中国宣布已发现长城比以 前所认为的延伸更广。这一说法加强了中国早先的断言,指韩国人视为古朝鲜国的高句丽和渤海的大片土地,实际上是在长城之内,因而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分。令人 不安的是,北京利用历史服务当今政治的策略,暗示着中国意图对今日的朝鲜领土有所规划,这也是韩国渴望有朝一日统一的土地。这些说法震惊了许多韩国人,影 响到潜在的策略意义,报道说北京计划在2015年斥资100亿美元扩建与朝鲜接壤的公路铁路。当朝鲜出现崩溃事件时,这些公路铁路可以将中国军队输送进 去。

最后,随着中国人逐渐富裕起来,他们消费更多的海鲜。靠近中国海岸水域的渔业资源正在枯竭,这导致中国渔民入侵韩国 水域。经过多年期待中国来约束其渔民之后,2011年12月,一名韩国海岸卫队人员被中国偷渔者杀害,韩国国民大会顺势督查本国水域,为海岸警卫队提供更 多资源,开放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的条件,并提高对非法捕捞的处罚。如果加强执法能力导致中国渔民和韩国政府之间的冲突,也许会造成更多紧张局势。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韩国人对自己遭受中国如此对待有一长串的合法投诉,许多韩国观察员将眼下糟糕的关系几乎全部归咎于总统李明博。他们认为韩国与美日的关系太张扬,青瓦台不该对朝鲜采取强硬立场——北 京反对这个立场,许多韩国的改革人士,乃至一些保守派,认为应该尝试新策略。例如,如果改革派候选人文在寅在今年晚些时候赢得韩国总统选举,他可能会要求 北京帮助重建与平壤的关系。同样,党外改革人士安哲秀的胜利也可能会导致对北京的接触,因为安哲秀曾表示韩国的外交政策需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保持平衡,[因为]解决朝鲜问题,我们需要中国的帮助。即使是保守党候选人朴槿惠赢得了青瓦台,也可能推动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把重点放在改善关系上。

然 而,首尔与北京的问题考虑远远超出任何韩国当局自身解决的能力,即使它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或回到与朝鲜无条件经济协作和对华交往上去。中国对朝鲜稳定的 关注,出于政治动机的历史声明,以及渔业资源急速增长的需求,加上韩国总统的几个首要候选人都似乎可能增加对华的外交接触,意味着北京可以花几个月时间等 待一个更殷切的新当局进驻首尔,而无需改变自己的政策。

此外,中国正处于自身的政治过渡中,改善对韩关系并不是目前的优先事项。正因为如此,外交部的聊天室可能不会发展出极具影响力的设想,下一任韩国政府可能会发现,与中国的实质性政策上的分歧仍然非常难以解决。

 斯科特•哈罗德,博士,是总部设于美国的智囊团兰德公司的政治科学家,专长中国外交政策与东亚安全事务。
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2012年。